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信的意思、敦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信的解釋

(1).猶笃信。《逸周書·太子晉》:“君有廣德,分任諸侯而敦信。”

(2).尊重信義。《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雄州 奏 遼 改築 新城 。帝謂輔臣曰:‘ 景德 誓書有無創修城池之約,今此何也?’ 陳堯叟 曰:‘彼先違誓修城,亦此之利也。’帝曰:‘豈若遺利而敦信乎?宜令邊臣詰其違約,止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敦信”是一個漢語詞彙,包含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1. 笃信(深信不疑)
    指内心對某種信念或原則的堅定信任和忠誠,強調精神層面的堅守。例如《逸周書·太子晉》中提到“分任諸侯而敦信”,即通過分封諸侯來鞏固對德行的笃信。

  2. 尊重信義(重視誠信與道義)
    指在行為上恪守信用、踐行道義,體現為對外在規則的尊重。例如宋代文獻記載,宋真宗因遼國違約修城而強調“遺利而敦信”,即甯可放棄利益也要維護信義原則。

經典用例

現代啟示
在儒家思想中,“敦信”是誠信品德的體現,如今仍是人際交往和社會合作的基石。它要求人們言行一緻,如企業守信經營、個人遵守承諾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信(dūn xìn)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敦信這個詞意指真誠守信、言而有信。它強調了一個人應當以真誠的态度履行自己的承諾,并且對人言出必做,做出必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敦字的部首是 ⺗(犬旁),它的拼音是dūn。信字的部首是 人,它的拼音是xìn。 來源和繁體 敦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代表了真誠、堅定的意思。大約在西周時期左右,敦字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形态。 敦信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敦字在古時候的寫法稍有變化,如篆書中的寫法為 佸,而隸書中的寫法為 敦。 例句 1.他一向敦信,從不食言。 2.她的敦信品質使得她能夠赢得他人的信任。 組詞 敦樸、敦厚、敦親睦鄰、敦睦相處、敦促等。 近義詞 誠信、真誠、守信、守約。 反義詞 言而不信、不誠、不守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