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糾列的意思、糾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糾列的解釋

(1).水流清冽貌。《管子·度地》:“春三月,天地乾燥,水糾列之時也。” 章炳麟 《管子馀義》:“糾列亦漻洌也。春三月,霖雨未下,故水清洌。”

(2).舉發。《北齊書·任延敬傳》:“ 胄 懼,遂潛使送款於 周 ,為人糾列,窮治未得其實, 高祖 特免之。”《北史·段孝言傳》:“ 孝言 富貴豪侈,尤好女色。後取 婁定遠 妾 董氏 ,尤耽愛之。為此内外不和,更相糾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糾列”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水流清冽貌

指水流清澈、冷冽的狀态。該釋義源自《管子·度地》中“春三月,天地幹燥,水糾列之時也”的記載,章炳麟在《管子馀義》中進一步注釋“糾列亦漻洌也”,說明其與“清洌”同義,形容春季雨水未至時水質的清冷。

二、舉發、揭發

指對他人行為進行檢舉或揭露。例如《北齊書·任延敬傳》提到“為人糾列,窮治未得其實”,描述因被揭發而受審的情況。另一例為《北史·段孝言傳》中“後取婁定遠妾董氏……更相糾列”,體現因矛盾互相告發的場景。

補充說明

  1. 語境特征: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曆史文本,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
  2. 構詞解析:“糾”含矯正、集合之意(如“糾紛”“糾合”),而“列”在此處可能與“列舉”相關,組合後引申為揭發行為。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管子》《北齊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糾列(jiū li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紛擾不清、糾纏不斷的樣子。它由部首纟(纟字旁)和列組成,部首纟表示與紡織、纖維相關,列則是指紛擾、排列的意思。糾列可以拆分為纟(纖維)和列(紛擾)兩個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糾列》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晚,屬于現代漢語詞彙。它的繁體字為糾列,讀音相同,形狀略有差異。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但《糾列》這個詞并未出現在古代的字典中,因為它是現代漢語的産物。 以下為例句: 1. 他們在争執中糾列不斷,一時無法決定。 2. 這兩個問題糾列在一起,很難解決清楚。 與糾列相關的組詞可以有糾結、糾纏、紛亂等。糾結指的是心思矛盾、煩惱不決;糾纏表示争吵或困擾帶來的紛擾;紛亂則表示無序、混亂的狀态。 與糾列相反的詞語可以有整理、解脫等。整理指的是将東西有序地排列整齊;解脫則表示解除困擾,使心情舒暢。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