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團扇的意思、團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團扇的解釋

(1).圓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宮内多用之,又稱宮扇。 唐 王昌齡 《長信秋詞》之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将團扇暫徘徊。” 元 梁寅 《玉階怨》詩:“團扇且棄置,夕氣涼轉添。”《紅樓夢》第二七回:“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 劉大白 《秋扇》詩:“一陣秋風,收拾起多少團扇。”

(2).樂府歌曲名。指《團扇郎歌》。 宋 賀鑄 《訴衷情》詞:“臨風再歌《團扇》,深意屬何人?” 宋 王灼 《碧雞漫志·歌曲存亡》:“至 唐 武後 時,舊曲存者,如《白雪》、《公莫舞》、《巴渝》、《白苧》、《子夜》、《團扇》……等,六十三曲。”參見“ 團扇歌 ”。

(3).樂府歌曲名。指 漢 班婕妤 所作《怨歌行》。因詩中有“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等詩句,故名。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漢婕妤班姬》:“《團扇》短章,詞旨清捷,怨深文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團扇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團扇又稱宮扇、纨扇,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通常以絲絹、绫羅等材質制成,扇面常繡山水花卉或詩文圖案。其名稱源于“團圓”之意,象征美滿和諧。

二、曆史發展

  1. 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商代,以野雞羽毛制成“障扇”,用于帝王儀仗遮陽擋沙,非納涼工具。
  2. 功能演變:西漢後逐漸用于取涼,東漢改用絲絹材質,并發展出“纨扇”形制;三國時期羽扇(如諸葛亮鵝毛扇)流行。
  3. 文化傳播:奈良時代通過唐朝傳入日本,成為東亞共同文化符號。

三、文化寓意

四、其他含義

  1. 樂府詩名:指漢樂府《團扇郎歌》及班婕妤《怨歌行》相關曲調。
  2. 近義詞:纨扇(強調絲質材質)。

如需了解團扇具體工藝技法或曆史名作,可查閱古籍《杖扇新錄》或宋代繪畫中的團扇形制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團扇的意思

團扇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文化藝術品,通常由薄紙或絹布制成,用于扇風或裝飾。它在中國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象征,常被用于各種禮儀場合。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團扇的部首是扌(手)和片(片),拆分後可以分為手和片兩個部分,其中手部分包含3畫,片部分包含4畫。

來源與繁體

團扇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最初指的是由多片扇骨組成的團形扇。在曆史上,團扇也被稱為“鶴骨扇”、“團骨扇”等。而繁體字“團扇”中的“團”字表示“團結、團聚”,強調了扇子的功能與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團扇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為“團扇”,其中“團”字的字形與現代寫法相似,而“扇”字則稍有不同。

例句

1. 他手中拿着一把精美的團扇,輕輕搖動着。

2. 在炎熱的夏天,一個團扇可以給你帶來絲絲涼意。

3. 團扇上的花鳥圖案展現了中國傳統的美學理念。

4. 她用團扇擋住了臉,腼腆地笑了起來。

組詞

扇子、團結、扇風、裝飾、紙扇、絹扇、竹扇、舞扇、宣傳扇。

近義詞

蒲扇、折扇、華扇、翡翠扇、羽毛扇。

反義詞

空氣、風扇、冷氣、制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