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團扇的意思、團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團扇的解釋

(1).圓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宮内多用之,又稱宮扇。 唐 王昌齡 《長信秋詞》之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将團扇暫徘徊。” 元 梁寅 《玉階怨》詩:“團扇且棄置,夕氣涼轉添。”《紅樓夢》第二七回:“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 劉大白 《秋扇》詩:“一陣秋風,收拾起多少團扇。”

(2).樂府歌曲名。指《團扇郎歌》。 宋 賀鑄 《訴衷情》詞:“臨風再歌《團扇》,深意屬何人?” 宋 王灼 《碧雞漫志·歌曲存亡》:“至 唐 武後 時,舊曲存者,如《白雪》、《公莫舞》、《巴渝》、《白苧》、《子夜》、《團扇》……等,六十三曲。”參見“ 團扇歌 ”。

(3).樂府歌曲名。指 漢 班婕妤 所作《怨歌行》。因詩中有“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等詩句,故名。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漢婕妤班姬》:“《團扇》短章,詞旨清捷,怨深文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團扇,是一種中國傳統工藝品與生活用具,其形制與文化内涵豐富。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曆史演變及文化象征角度詳細闡釋:


一、基礎釋義與形制特征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團扇(tuánshàn):

名詞。圓形或近似圓形的扇子,多用竹、木等做骨架,蒙上絹、绫、紙等制成,通常帶有扇柄。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1321.

其核心特征為:

  1. 形制:以圓形為主(亦有橢圓形、六角形變體),象征“團圓”“和諧”之意。
  2. 材質:扇骨常用竹、木;扇面材質涵蓋絹、绫、羅、紗或宣紙。
  3. 工藝:常施以繪畫、刺繡、書法等裝飾,兼具實用與藝術性。

二、曆史源流與功能演變

1. 起源與定名

團扇初稱“纨扇”,西漢已有記載。《辭源》釋:

“纨扇,細絹制成的團扇……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齊纨素,皎潔如霜雪’即詠此物。”

來源: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修訂本)[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2401.

2. 唐宋鼎盛期

3. 功能擴展

除納涼外,漸發展為:


三、文化象征與文學意象

1. 閨怨與秋涼隱喻

班婕妤《怨歌行》以團扇喻女子命運:

“常恐秋節至,涼飙奪炎熱。棄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絕。”

來源:蕭滌非等. 唐詩鑒賞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45.

2. 文人雅趣符號

宋代以降,團扇成為“雅士”身份标識。南宋《槐蔭消夏圖》中,文人倚榻執扇,盡顯閑適心境。

來源:中國美術大辭典編委會. 中國美術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417.

3. 民俗吉祥寓意

因“圓”通“緣”,民間婚嫁常以團扇為禮,寓意姻緣美滿。清代江南地區有“卻扇禮”習俗,新娘以扇遮面,行禮後去扇示“團圓見喜”。


四、經典文獻佐證

  1. 形制記載:

    《杖扇新錄》載:“團扇:近世通用素絹,兩面繃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柄用梅烙、湘妃、棕竹居多。”

    來源:王廷鼎. 杖扇新錄(清代刻本).

  2. 工藝價值:

    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評:“扇畫以古紙、絹素為佳,若近世仿宋粉箋及冷金箋俱不雅。”

    來源:文震亨. 長物志[M]. 北京:中華書局,2012:89.


團扇不僅為日用器物,更是融合工藝美學、文學隱喻與社會禮俗的文化符號,其形制沿革與意象流變,深刻映射中國傳統造物思想與審美哲學。

網絡擴展解釋

團扇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團扇又稱宮扇、纨扇,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通常以絲絹、绫羅等材質制成,扇面常繡山水花卉或詩文圖案。其名稱源于“團圓”之意,象征美滿和諧。

二、曆史發展

  1. 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商代,以野雞羽毛制成“障扇”,用于帝王儀仗遮陽擋沙,非納涼工具。
  2. 功能演變:西漢後逐漸用于取涼,東漢改用絲絹材質,并發展出“纨扇”形制;三國時期羽扇(如諸葛亮鵝毛扇)流行。
  3. 文化傳播:奈良時代通過唐朝傳入日本,成為東亞共同文化符號。

三、文化寓意

四、其他含義

  1. 樂府詩名:指漢樂府《團扇郎歌》及班婕妤《怨歌行》相關曲調。
  2. 近義詞:纨扇(強調絲質材質)。

如需了解團扇具體工藝技法或曆史名作,可查閱古籍《杖扇新錄》或宋代繪畫中的團扇形制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裱绫筆墨之林層見錯出茶具唱戲穿天節出震打裥倒納底确端日二蘇方外之人煩穢發胖覆理閣揭刮目相待還主寒曉華嚴世界較略介氏機括晶琅琅精孰禁劾計無付之鞠礉拘世跨鞍兩和瞭亮料絲燈立命安身利索律琯蠻聲獠氣濘潦偏信牆隅青粱請屬慶幸人情冷煖生知安行殊睠司律俟命宿貴跳黃浦兔唇吐法退概土英尪悴韋袴相視而笑閑靖鮮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