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格的意思、高格的詳細解釋
高格的解釋
(1).高尚的人格,品格。《三國志·魏志·崔琰等傳論》:“ 崔琰 高格最優。” 清 杜岕 《葉桐初五十》詩:“吾子其高格,力行重人倫。” 徐嘉 《論詩絕句》之三:“異才高格 宋萊陽 ,覊繫幽憂淚幾行。”
(2).高超的格調。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禦府書畫式》:“應搜訪到法書,多係青闌道,絹襯背。 唐 名士多於闌道前後題跋。令 莊宗古 裁去上下闌道,揀高格者,隨法書進呈,取旨揀用。依 紹興 格式裝褫。” 王國維 《人間詞話》一:“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3).象聲詞。鳥鳴聲。 宋 歐陽修 《滄浪亭》詩:“水禽閑暇事高格,山鳥日夕相啾喧。”
詞語分解
- 高的解釋 高 ā 由下到上距離大的,與“低”相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聳。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高瞻遠矚。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等級在上的:高級。高考。 在
- 格的解釋 格 é 劃分成的空欄和框子:格子紙。方格兒布。 法式,标準: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資格。 表現出來的品質:格調。風格。人格。國格。性格。 阻礙,隔閡:格格不入。 擊,打:格鬥。格殺。 推究:格
網絡擴展解釋
“高格”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āo gé,主要有以下含義:
一、核心釋義
-
高尚的人格或品格
指人的道德修養或精神境界出衆。例如:
- 《三國志·魏志·崔琰等傳論》提到“崔琰高格最優”;
- 清代杜岕《葉桐初五十》詩雲:“吾子其高格,力行重人倫”。
-
高超的格調
多用于形容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獨特風格或境界。例如:
- 王國維《人間詞話》稱“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 宋代周密《齊東野語》提到書畫裝裱時“揀高格者”作為标準。
-
象聲詞(鳥鳴聲)
這一用法較為少見,如宋代歐陽修《滄浪亭》詩中的“水禽閑暇事高格”。
二、其他延伸
- 名字寓意
作為人名,“高”象征卓越、顯貴,“格”指品質或标準,組合後寓意才華出衆、正直高潔。
- 現代引申
部分資料提到“高格”作為企業名稱,強調高效服務與個性化定制(但此義項與詞語本義關聯較弱)。
三、例句與用法
- 文學創作:“誰愛風流高格調”(唐代秦韬玉《貧女》);
- 現代造句:“他的畫作以高格著稱,充滿哲思”。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文學評論及現代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人間詞話》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高格是一個漢字,它的意思是指地位高的、格調高雅的、品質高尚的。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高字頭"部首,右邊是"各字旁"部首。高字頭部首是由三個筆畫構成,分别是一橫、一撇和一豎。各字旁部首是由四個筆畫構成,分别是一橫、一豎和兩個撇。高格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它與文學和藝術等高雅的領域有關聯,因此被用來形容這些領域的具有高尚品質的事物。在繁體字中,高格的字形并未發生太大變化。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高格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結構和部首并未改變。例如,有些古文獻中高格的字形可能更加簡化。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的作品具有高格,非常賞心悅目。”高格也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形成不同的詞彙。例如,高尚格調、高格悲劇等。與高格意思類似的詞語有高雅、尊貴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低俗、庸俗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