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高格的意思、高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高格的解释

(1).高尚的人格,品格。《三国志·魏志·崔琰等传论》:“ 崔琰 高格最优。” 清 杜岕 《叶桐初五十》诗:“吾子其高格,力行重人伦。” 徐嘉 《论诗绝句》之三:“异才高格 宋莱阳 ,覊繫幽忧泪几行。”

(2).高超的格调。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应搜访到法书,多係青阑道,绢衬背。 唐 名士多於阑道前后题跋。令 庄宗古 裁去上下阑道,拣高格者,随法书进呈,取旨拣用。依 绍兴 格式装褫。”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3).象声词。鸟鸣声。 宋 欧阳修 《沧浪亭》诗:“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啾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高格"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结合权威词典及语言学研究成果解析如下:


一、核心释义:高尚的品格与气度

指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与道德高度。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其为"高尚的品格或格调"(商务印书馆,2016)。

语言学家符淮青在《词义的分析与描写》中指出:"高格"的语义核心在于"道德或审美层面的崇高性",常与"庸俗""卑下"构成反义对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二、语义演变:从具象到抽象

  1. 本义溯源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格"为"木长貌",本指树木枝干形态,后引申为"标准""法式"(中华书局,1963)。

  2. 词义升华

    唐宋时期完成抽象化,如杜甫《奉赠严八阁老》"文雅涉风骚"中"高格"已指诗品境界(《全唐诗》卷225)。


三、文学应用实例

鲁迅在《野草·一觉》中写道:"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学者钱理群解读此处的"高格"体现为"对苦难灵魂的悲悯与人格坚守"(《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官网链接

  2.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许慎《说文解字》(影印本),中华书局,1963
  4.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网络扩展解释

“高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āo gé,主要有以下含义:


一、核心释义

  1. 高尚的人格或品格
    指人的道德修养或精神境界出众。例如:

    • 《三国志·魏志·崔琰等传论》提到“崔琰高格最优”;
    • 清代杜岕《叶桐初五十》诗云:“吾子其高格,力行重人伦”。
  2. 高超的格调
    多用于形容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独特风格或境界。例如:

    • 王国维《人间词话》称“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 宋代周密《齐东野语》提到书画装裱时“拣高格者”作为标准。
  3. 象声词(鸟鸣声)
    这一用法较为少见,如宋代欧阳修《沧浪亭》诗中的“水禽闲暇事高格”。


二、其他延伸


三、例句与用法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文学评论及现代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三国志》《人间词话》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北豆腐綳子编织品不卖帐朝门陈井齿肬崇山峻岭冲阳辞退迨及道骨大作调度负性盖建感触梗介绠套广柳车横从合扑地环绖架鼇将爷坚厉街号巷哭解灶鸠尾悃悃謰语灵姑銔龙骧将军明知故犯秘庭铅膏迁换清雪侵加赇贿孺婴馺馺色身沈着脸拾渖死死岁夕太阳历腾身恬寂外孙晚餐窝伴无角龙吴郡星郎无气歇武校下秧谢事淅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