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鲠塞的意思、鲠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鲠塞的解釋

(1).哽咽氣塞。鯁,通“ 哽 ”。 晉 陸雲 《吊陳永長書》之三:“臨書鯁塞,投筆傷情。”

(2).阻塞。 宋 蘇轼 《進單锷<吳中水利書>狀》:“古人非不知為挽路,以 松江 入海, 太湖 之咽喉,不敢鯁塞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詞典視角下的“鲠塞”釋義

“鲠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某種東西(通常是細長的、類似魚骨之物)卡在喉嚨或食道中,造成阻塞不通的狀态。它常用于描述身體上的不適感,也常引申用來形容情感或言語上的阻滞不暢。

  1. 字源與本義:

    • 鲠 (gěng): 本義指魚骨、魚刺。《說文解字》中對“鲠”的解釋為“魚骨也”。引申為骨頭卡在喉嚨裡。
    • 塞 (sè): 本義指阻塞、填塞,指有東西堵住通道,使不通暢。
    • 因此,“鲠塞”二字結合,字面意思就是像魚骨一樣的東西堵塞在咽喉或食道中,導緻吞咽困難或呼吸不暢。這是其最原始、最具體的含義。
  2. 引申義與常用義:

    • 身體不適感: 指喉嚨或胸口有異物阻塞的感覺,常由疾病(如咽喉炎、食道疾病)、情緒激動(如悲憤)或實際異物引起。例如:“他聽到噩耗,一時悲憤難言,隻覺得喉頭鲠塞。”
    • 情感阻滞: 這是最常見的引申用法。形容強烈的情緒(如悲傷、哀痛、憤怒、激動)郁積在心頭,無法順暢地表達或宣洩出來,仿佛被什麼東西堵住了喉嚨。例如:“望着逝者的遺容,她心中有千言萬語,卻因悲痛而鲠塞,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 言語不暢: 指因情緒激動、緊張或其他原因導緻說話不流暢,話語在喉嚨處受阻。例如:“他緊張得在台上鲠塞了好幾次,才把話說完。”
  3. 用法特點:

    • 書面語色彩: “鲠塞”是一個比較書面化的詞語,常用于文學作品或較為正式的語境中,以表達一種深沉或強烈的情感阻滞。
    • 常與情感詞搭配: 常與“悲憤”、“哀痛”、“郁結”、“心中”等詞語搭配使用,強調内心的情感堵塞。
    • 可作謂語或賓語: 例如:“悲憤鲠塞于胸中”(作謂語);“感到一陣鲠塞”(作賓語)。
  4. 同義詞辨析:

    • 哽咽: 更側重于因悲傷等原因導緻聲音阻塞、時斷時續,常伴有哭泣。程度可能略輕于“鲠塞”,更強調聲音的表現。
    • 阻塞: 含義更廣泛,指任何通道、管道被堵住,可以是物理的(如交通阻塞、水管阻塞),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思路阻塞),不特指喉嚨或情感。
    • 梗塞: 醫學上指血管等通道被堵塞(如心肌梗塞),引申也可指情感或言語不暢,但醫學意味較強。

“鲠塞”一詞源于魚骨卡喉的具體意象,核心含義是阻塞不通。在現代漢語中,它主要用于描述因強烈情感(尤其是悲傷、悲憤)郁積于心而導緻的喉嚨或胸口堵塞感,以及由此引發的言語表達困難。它是一個具有書面語色彩和形象表達力的詞彙。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鲠塞"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ěngsāi,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哽咽氣塞(核心義)

    • "鲠"通"哽",指情緒激動時喉部哽咽、氣息阻塞的狀态。如晉代陸雲《吊陳永長書》描述"臨書鯁塞",生動呈現了書寫時悲痛哽咽的情感阻滞。
  2. 物理阻塞

    • 引申為物體堵塞通道的物理狀态。宋代蘇轼《進單锷<吳中水利書>狀》中"不敢鯁塞故也",即用此義說明水道不可堵塞的重要性。

二、字源補充

此詞多用于文學語境,既能具象化物理阻塞狀态,也能細膩表達情感層面的滞塞感,屬于兼具實用與詩意的複合詞。

别人正在浏覽...

敖詳悖慢貶秩冰晶比物屬事倉吏觇視癡叔春明門撮土焚香鈍态犯奸蜚短流長分叉戈壁庚甲管飯冠绶孤高榖桑古子鴻斷魚沈幻杳江鱏街談盡彀敬遜靜影沉璧擊退酒魁镌椠克亂摳摳搜搜靈帝鸾牋驢性子漭鹵暝暗飄籓墜溷辟雞蒲席清官難斷家務事芹意鳅海鵲戶認識篩渣舌人襹褷收住樞副司商四溢瑣附瑣裡挑剔違恩負義嗡嗡無籍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