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土焚香的意思、撮土焚香的詳細解釋
撮土焚香的解釋
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舊時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燒香敬神。
詞語分解
- 撮土的解釋 .謂聚土而取之。 元 柯丹邱 《荊钗記·祭江》:“隻得撮土為香,禮雖微,姑表情意堅。”.一撮之土。喻量少。語出《禮記·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 唐 白居易 《遊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巖崿
- 焚香的解釋 ∶燒香焚香拜佛 ∶點燃香支焚香禱告詳細解釋.點燃檀香等香料。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屬車釃酒,複道焚香。” 宋 王谠 《唐語林·政事上》:“﹝ 狄惟謙 ﹞遂令設席焚香,端笏立於
網絡擴展解釋
“撮土焚香”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uō tǔ fén xiāng,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字面解釋:用手将土聚攏成堆,代替香爐燒香敬神。形容在野外或缺乏傳統祭具時,以臨時、簡易的方式表達虔誠。
- 文化背景:源于古代民間迷信習俗,常見于文獻中描述人物在特殊情境下的祭祀或祈禱行為。
2.出處與示例
- 文獻記載:出自明代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四回,描寫唐僧(三藏)在取經途中“急忙撮土焚香,望東懇懇禮拜”的場景。
- 用法示例:多作謂語,用于描述臨時祭拜的行為,如“古人行至荒郊,常撮土焚香以告天地”。
3.延伸理解
- 行為象征:體現古人對神靈的敬畏之心,即使條件簡陋,仍通過象征性儀式表達信仰。
- 現代引申:可比喻以簡單方式表達鄭重态度,如“他撮土焚香般認真完成了儀式”。
4.注意要點
- 權威差異:個别注音版本寫作“cuō gǔ fén xiāng”(如、4),但主流讀音以“tǔ”為準。
- 使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描述或曆史語境,現代口語中較少見。
如需進一步了解《西遊記》中的具體情節,可參考原著第十四回,或查看網頁提供的來源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撮土焚香》的意思
《撮土焚香》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潔淨自己的心靈,摒棄浮躁和雜念,追求内心的甯靜和平和。它表示通過焚香來洗滌污濁的心靈。
《撮土焚香》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撮土焚香》的三個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手、土和火,部首分别為手部、土部和火部。其中,“撮”字的筆畫數為15畫,“土”字的筆畫數為3畫,“焚”字的筆畫數為12畫,“香”字的筆畫數為9畫。
《撮土焚香》的來源
《撮土焚香》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祭祀活動。人們祭祀神明時,會撮取一把土,然後将其焚燒,同時點燃香煙,以示虔誠。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活動逐漸演化為一種精神上的潔淨和祈禱的象征,因此也形成了這個成語。
《撮土焚香》的繁體
《撮土焚香》的繁體寫法是「撮土焚香」,和簡體字形式相同。
《撮土焚香》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撮土焚香》這個成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撮土焚香」,字體和現代略有不同,但意思和用法相同。
《撮土焚香》的例句
1. 他每天都會在家裡的小庭院裡撮土焚香,以示對先人的敬意。
2. 在這個喧嚣的城市裡,我常常會找一個安靜的角落撮土焚香,尋求内心的甯靜。
《撮土焚香》的組詞
組詞:撮選、撮合、土地、焚燒、香煙。
《撮土焚香》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以心行事、精神潔淨、淨化心靈。
反義詞:心猿意馬、放肆妄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