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孤高的意思、孤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孤高的解釋

[proud loneliness] 特立高聳

孤高特立

詳細解釋

(1).孤立高聳。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北城上有 齊鬥樓 ,超出群榭,孤高特立。” 唐 岑參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詩:“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唐 黃滔 《壺公山》詩:“八面峯巒秀,孤高可偶然。” 宋 範成大 《望海亭賦》:“浩蕩軒豁,孤高伶俜;騰駕碧寥,指麾滄溟。”

(2).孤特高潔;孤傲自許。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古傍 蘇 李 ,氣奪 曹 劉 ,掩 顔 謝 之孤高,雜 徐 庾 之流麗。” 宋 蘇轼 《趙既見和複次韻答之》:“先生未出禁酒國,詩話孤高常近謗。” 明 吳承恩 《圍棋歌贈鮑景遠》:“願爾逢人權進着,世界萬事忌孤高。” 魯迅 《呐喊·端午節》:“至于有人疑心他孤高,那可也不過是一種誤解罷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孤高”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既可用于形容物體形态,也可描述人的品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物理形态:指物體孤立高聳、特立獨行的狀态。例如北魏《水經注》中描述“齊鬥樓”為“孤高特立”,唐代岑參的詩句“孤高聳天宮”也用以形容佛塔的巍峨形态。
  2. 人物品性:形容人孤傲清高、超脫世俗的性格。如宋代蘇轼提到“詩話孤高常近謗”,魯迅在《端午節》中通過人物刻畫展現“孤高”的性情。

二、語義特點

三、文學運用

四、使用注意

需結合語境判斷褒貶。例如形容文人“孤高自诩”時多含批判(),而“殘雪皎潔孤高”則偏向贊美()。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孤高

《孤高》這個詞可以指一個人在精神層面上超脫常人,獨立自主,立于世外的狀态。孤高的人通常不受他人影響,堅守自己的原則,追求自己的理想。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宀”和“高”,“宀”表示“宅基”,意味着與家有關,而“高”表示“高大”,所以可以理解為在一個高處獨自居住。它的筆畫數為12。

《孤高》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水浒傳》中的“英雄行孤高”。在這個故事中,英雄人物林沖表現出超人的智勇與正直,在衆人之中獨樹一幟,展示了他的孤高之處。

在繁體字中,“孤高”用繁體“孤”(獨)和“高”(高)來表示,同樣傳達着獨立高尚的意義。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孤的上部寫作“狐”,表示獨自一人,下部是“古”,表示孤獨;高的上部寫作“敖”,表示高遠,下部是“口”,表示人。所以,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孤高的字形相對簡單。

一些關于孤高的例句包括:

1. 他的創新思維與勇氣使他在行業中獨樹一幟,孤高而偉大。

2. 她擁有獨立自主的個性,對流行趨勢不為所動,孤高而不可阻擋。

一些與孤高相關的詞彙包括:

組詞:孤立、高尚、孤獨。

近義詞:孤僻、孤立、獨行。

反義詞:合群、隨衆、依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