鲠塞的意思、鲠塞的详细解释
鲠塞的解释
(1).哽咽气塞。鯁,通“ 哽 ”。 晋 陆云 《吊陈永长书》之三:“临书鯁塞,投笔伤情。”
(2).阻塞。 宋 苏轼 《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古人非不知为挽路,以 松江 入海, 太湖 之咽喉,不敢鯁塞故也。”
词语分解
- 鲠的解释 鲠 (鯁) ě 鱼骨: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鱼骨卡在嗓子里。 直:骨鲠。鲠直(同“梗直”、“耿直”)。鲠言。 笔画数:; 部首:鱼; 笔顺编号:
- 塞的解释 塞 ā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塞 à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塞 è 义同(一)①,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
专业解析
汉语词典视角下的“鲠塞”释义
“鲠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某种东西(通常是细长的、类似鱼骨之物)卡在喉咙或食道中,造成阻塞不通的状态。它常用于描述身体上的不适感,也常引申用来形容情感或言语上的阻滞不畅。
-
字源与本义:
- 鲠 (gěng): 本义指鱼骨、鱼刺。《说文解字》中对“鲠”的解释为“鱼骨也”。引申为骨头卡在喉咙里。
- 塞 (sè): 本义指阻塞、填塞,指有东西堵住通道,使不通畅。
- 因此,“鲠塞”二字结合,字面意思就是像鱼骨一样的东西堵塞在咽喉或食道中,导致吞咽困难或呼吸不畅。这是其最原始、最具体的含义。
-
引申义与常用义:
- 身体不适感: 指喉咙或胸口有异物阻塞的感觉,常由疾病(如咽喉炎、食道疾病)、情绪激动(如悲愤)或实际异物引起。例如:“他听到噩耗,一时悲愤难言,只觉得喉头鲠塞。”
- 情感阻滞: 这是最常见的引申用法。形容强烈的情绪(如悲伤、哀痛、愤怒、激动)郁积在心头,无法顺畅地表达或宣泄出来,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例如:“望着逝者的遗容,她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因悲痛而鲠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 言语不畅: 指因情绪激动、紧张或其他原因导致说话不流畅,话语在喉咙处受阻。例如:“他紧张得在台上鲠塞了好几次,才把话说完。”
-
用法特点:
- 书面语色彩: “鲠塞”是一个比较书面化的词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或较为正式的语境中,以表达一种深沉或强烈的情感阻滞。
- 常与情感词搭配: 常与“悲愤”、“哀痛”、“郁结”、“心中”等词语搭配使用,强调内心的情感堵塞。
- 可作谓语或宾语: 例如:“悲愤鲠塞于胸中”(作谓语);“感到一阵鲠塞”(作宾语)。
-
同义词辨析:
- 哽咽: 更侧重于因悲伤等原因导致声音阻塞、时断时续,常伴有哭泣。程度可能略轻于“鲠塞”,更强调声音的表现。
- 阻塞: 含义更广泛,指任何通道、管道被堵住,可以是物理的(如交通阻塞、水管阻塞),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思路阻塞),不特指喉咙或情感。
- 梗塞: 医学上指血管等通道被堵塞(如心肌梗塞),引申也可指情感或言语不畅,但医学意味较强。
“鲠塞”一词源于鱼骨卡喉的具体意象,核心含义是阻塞不通。在现代汉语中,它主要用于描述因强烈情感(尤其是悲伤、悲愤)郁积于心而导致的喉咙或胸口堵塞感,以及由此引发的言语表达困难。它是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和形象表达力的词汇。
参考来源:
- 释义核心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鲠”、“塞”及类似词语的解释。
- 字源参考《说文解字》对“鲠”的释义。
- 用法及引申义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中的相关词条及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用例(如《文心雕龙·哀吊》中“鲠塞”的早期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鲠塞"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ěngsāi,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
哽咽气塞(核心义)
- "鲠"通"哽",指情绪激动时喉部哽咽、气息阻塞的状态。如晋代陆云《吊陈永长书》描述"临书鯁塞",生动呈现了书写时悲痛哽咽的情感阻滞。
-
物理阻塞
- 引申为物体堵塞通道的物理状态。宋代苏轼《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中"不敢鯁塞故也",即用此义说明水道不可堵塞的重要性。
二、字源补充
- "塞"字本身具有sāi/sài/sè三读,在"鲠塞"中取"sāi"音,对应"填满空隙"的本义(参考、3对"塞"的释义),强化了该词描述阻塞状态的意象。
此词多用于文学语境,既能具象化物理阻塞状态,也能细腻表达情感层面的滞塞感,属于兼具实用与诗意的复合词。
别人正在浏览...
北山文本生灯冰清玉洁吃老本醇疵促醒黨引地镜顶砖头饭蔬风胡子高才大德广额瓜皮艇合弱江东步兵江蛰寄寓镌骨铭心倦懒开展工作堪岩来假灵坐流极轮匠落想路引抹布末甲抹门儿能参泥日破头烂额扑浣青篛笠轻黠栖退七纵八横铨曹确颅揉杂散卓钐镰扇烈山众神路世度石榴霜红属辟私曲剔蝎撩蜂通通稌黍晩节香乌踆先睹为快险谲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