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稱腳。指鞋子適合腳的尺寸,便于行走。《锺馗斬鬼傳》第一回:“戴一頂折角頭巾,依稀好似 郭林宗 ;穿一雙跟足朱履,仿佛渾如 張果老 。”
"跟足"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并非獨立詞條,其核心含義需拆解為“跟”與“足”分别理解,并在具體語境中組合分析。以下是基于權威詞典的釋義及用法說明:
如:“腳後跟”、“高跟鞋”。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38頁。
如:“跟蹤”、“跟從”。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0卷第6頁。
相當于“同”“向”,如:“我跟老師請教”。
來源:《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呂叔湘主編,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232頁。
如:“手足”、“足不出戶”。
來源:《新華字典》(第12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第670頁。
如:“心滿意足”、“豐衣足食”。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528頁。
“跟足”作為非固定詞組,需結合上下文解讀:
來源:《解剖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14年)。
部分地區方言中“跟足”表“緊隨其後”,如:“他一路跟足我到家”。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第5卷第7321頁。
“跟足”需分釋為“跟”與“足”的獨立語義,其組合意義依賴具體語境。現代漢語中更常用“足跟”(如解剖術語)或“跟隨”(動作描述),建議優先使用規範詞彙以保證表達準确性。
“跟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建議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用于日常交流,通常指“追隨”;若涉及文學作品,可能指向“合腳”的古典用法。
避弟采茶伧言侈袂沖遠窗簾刺規當陽大肆攻擊彫靡垤堄跌撲東織頓捽發壞放懷蜂虿作于懷袖幹玃龜艨貴體歸刑國勢橫芥化正架言枯雪蘭花指了事癡烈禍離距縷金衣夢語貧民品質嗆咕籤揭巧辯巧繁俏美绮羅人侵短窮老诠釋任便稔收柔鄉贍給升座設念深蕪失步石峽死問所除索酒天階通談拖人下水惟妙惟肖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