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haracter;quality]
(2) 指人的行為和作風所顯示的思想、品性、認識等實質
他品質高尚
(3) 東西的質量
(1).人的行為、作風所表現的思想、認識、品性等的本質。 老舍 《<駱駝祥子>後記》:“在書裡,雖然我同情勞苦人民,敬愛他們的好品質,我可是沒有給他們找到出路。” 馮雪峰 《上饒集中營·關于主題》:“這種種高貴的精神和品質,也是有着非常典型的表現的。”
(2).物品的質量。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九:“﹝他﹞發現清花車間和鋼絲車間沒有經常根據不同的原棉品質,來調整機器設備。”
“品質”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1. 基本定義
2. 主要應用領域
3. 近義詞辨析
4. 現代延伸意義
重要性:品質是價值評估的核心維度,直接影響選擇決策。提升品質已成為各領域競争的關鍵,如制造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TQM),個人發展強調“品格修煉”。
《品質》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一個人、物或事物的性質、特征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品德和品性。
《品質》的部首是口,拆分後可以看到在左邊是“亻”字旁,右邊是“口”字作聲符。它是一個5筆的漢字。
《品質》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寫作「品質」。
在古代,《品質》這個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寫法為「品」和「貭」的組合,表示商品的等級或價值。
1. 這家公司以高品質的産品而聞名于世。
2. 他的品質令人欽佩,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
1. 品德:指的是一個人的道德和行為習慣。
2. 品味:指的是個人對于事物的喜好、鑒賞和判斷力。
3. 品牌:指的是一個産品或服務在市場上形成的特定聲譽和形象。
1. 品行:與品質相似,都指一個人的行為和品德。
2. 品性:與品質的意思相近,特指人的性格和品格。
劣質:指的是品質差、質量低劣的物品。
惡劣:指人的行為不好,道德敗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