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蕪雜。《北史·儒林傳序》:“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 宋 劉克莊 《江西詩派小序·潘邠老》:“餘舊讀之,病其深蕪,後見 夏均父 讀 邠老 詩,也有深蕪之評。”
"深蕪"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 shēn wú,其核心含義是"蕪雜",常用于形容文章、學術内容或語言表述的繁瑣雜亂。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指内容缺乏條理、枝葉過多,如《北史·儒林傳序》對比南北學風時提到"北學深蕪,窮其枝葉",形容北朝學術注重細節但過于龐雜。
文學批評中的運用
宋代劉克莊在《江西詩派小序》中評價潘邠老的詩作"病其深蕪",指其文字繁複不夠凝練,這一用法成為文學批評的典型案例。
語境對比
常與"約簡"形成對比,如《北史》用"南人約簡,得其英華"與"北學深蕪"對舉,突顯簡潔與繁瑣兩種表達風格的差異。
近反義詞
近義詞:繁冗、龐雜、冗雜
反義詞:簡潔、簡練、精要
該詞多用于學術讨論或文學評論領域,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邏輯混亂、重點不突出等表達問題的批評。
深蕪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
深(shēn)在《康熙字典》中部首是水,總筆畫為11畫。它表示深厚、深沉、深遠的意思。
蕪(wú)在《康熙字典》中部首是艹,總筆畫為7畫。它表示草木繁茂、叢生的意思。
深蕪這個詞彙源自《史記·楚世家》中“深蕪至淳”的描寫。它形容楚國境内山地草木叢生、環境幽深的景色。
深蕪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沒有規範,隨着時間的推移也會發生變化。但是在現代漢字中,深(shēn)和蕪(wú)的寫法沒有發生變化。
例句:
這片森林給人一種深蕪的感覺。
組詞:
深厚、深沉、深邃、蕪雜、草蕪、叢生。
近義詞:
茂盛、茂密、繁茂、繁盛。
反義詞:
淺薄、稀疏、貧瘠、凋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