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意思、惟妙惟肖的詳細解釋
惟妙惟肖的解釋
[remarkably true to life;hit off;be absolutely lifelike] 形容描繪或仿造得簡直和真的一模一樣
詳細解釋
非常相像,非常逼真。 陳祖芬 《祖國高于一切》:“說來也怪,隻有她出走之後,他這做丈夫和父親的人,才充分地領略了這一切遺傳上的惟妙惟肖之處。”
詞語分解
- 惟的解釋 惟 é 單,隻:惟獨。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從。惟我獨尊。 但是:雨雖止,惟路仍甚泥濘。 文言助詞,常用于句首: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 想,思考:思惟(亦作“思維”)。惟度(?)(思量,揣度)。
- 惟肖的解釋 相似。惟,語助詞。《書·說命上》:“ 高宗 夢得 説 ……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於天下, 説 築 傅巖 之野,惟肖。” 唐 王季友 《鑒止水賦》:“得懲躁之為誡,知飾容之惟肖。”
專業解析
“惟妙惟肖”是漢語中用于形容藝術創作或模仿極為逼真的成語,其核心含義為“刻畫精細,生動傳神”。以下從多角度展開解釋:
1. 基本釋義
“惟妙惟肖”指描摹對象的神态、形态達到高度相似,強調藝術表現的真實性。例如繪畫、雕塑或表演中對人物形象的精準還原(《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說明,該詞常用于文學創作中,形容細節刻畫細膩,使觀者如見其物。
2. 字詞解析
- 惟:古漢語助詞,加強語氣,相當于“極其”。
- 妙:指技藝巧妙,表現手法高超。
- 肖:相似、逼真,源自《說文解字》“骨肉相似也”。
四字連用,突顯“形神兼備”的極緻狀态。
3.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書面語,修飾“描繪”“刻畫”“模仿”等動詞。例如:“敦煌壁畫對飛天的勾勒惟妙惟肖”(《中國美術史》)。在表演領域,也形容演員對角色的精準诠釋(北京大學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
4.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成語大辭典》)
- 反義詞:畫虎類犬、似是而非(《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5. 曆史淵源
該成語可追溯至宋代書畫評論,如《宣和畫譜》評吳道子作品“妙相具足,惟肖其神”,後經明清小說廣泛使用而定型(《中國古典文學辭典》)。
引用參考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 商務印書館.
- 羅竹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 CCL語料庫. http://ccl.pku.edu.cn
- 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惟妙惟肖”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描寫、模仿或刻畫事物非常逼真,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釋義:指對事物的描繪或模仿極其逼真,幾乎與原物或原型難以區分。“惟”是文言助詞,加強語氣;“妙”表示巧妙、精妙;“肖”意為相似、逼真。
- 讀音:wéi miào wéi xiào(注意“肖”讀xiào,非xiāo)。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惟妙”和“惟肖”兩部分并列構成。
二、出處與演變
- 宋代起源說
最早見于宋代嶽珂《英光堂帖贊》,描述書法家米芾的作品“峭以健……惟妙惟肖”。
- 清代引用說
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序跋中引用該成語,進一步推廣其使用。
三、用法與語境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定語或補語,含褒義。
例句:
“她扮演英雄的母親,言談舉止無不惟妙惟肖。”
“郭先生臨摹徐悲鴻的奔馬圖惟妙惟肖。”
- 近義詞:栩栩如生(側重神似)、活靈活現。
- 反義詞:畫虎類犬(比喻模仿失真)、似是而非。
四、與“栩栩如生”的區别
- 惟妙惟肖:強調外形的逼真,常用于模仿或寫實藝術。
- 栩栩如生:側重神韻生動,多用于文學或繪畫中的形象塑造。
五、使用注意
- 易錯點:
- 讀音:“肖”不可誤讀為xiāo。
- 書寫:“肖”不能錯寫為“削”。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典故,可參考《英光堂帖贊》《聊齋志異》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餔歠逋虜不食言采綖長江中下遊平原厝置琱闌地負海涵定向培育多樣性發刻歌本刮剌規銘蠱慝黑霧天光花枝彗光魂亭家節江州車交嘴雀機變械飾謹鈍譏思峻高肋木匳房六關隆中客旅帥目胞弄印攀告庖丁解牛搶背青鸐茕子去水日暮途遠柔刃審判廳身無擇行師專俗話隨任睢維騰飏佻詭推慕推隕挽辭王軍玩話窩頭五彩汙上相拜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