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化正的意思、化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化正的解釋

教化整治。《漢書·貢禹傳》:“陶冶萬物,化正天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化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教化使人歸于正道,強調以德性感化、教育來糾正錯誤思想和行為。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典籍用例

《後漢書·蔡邕傳》載:"欲以化正時弊。" 此處指以教化矯正社會不良風氣,凸顯其社會矯正功能。

三、近義辨析

四、現代延伸

在文化傳承語境中,"化正"可引申為以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正氣,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理念。

典籍原文示例

《後漢書·蔡邕傳》:

"臣聞聖明之君,虛己以招谏,和顔以納忠。故能昌言于朝,化正于下也。"

——體現"化正"作為治國理政的教化手段。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3. 範晔. 《後漢書》[M]. 中華書局, 2007.
  4.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Z]. 2017.

網絡擴展解釋

“化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教化整治,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釋義

“化”指改變、轉化,“正”意為正确、正直。組合後強調通過教化引導,使事物或行為回歸正道。該詞既可形容個體主動糾正錯誤,也用于社會層面的規範引導。

2.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漢書·貢禹傳》:“陶冶萬物,化正天下”,意指通過教化治理天下萬物。部分文獻提及《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也可能涉及相關用法,但以《漢書》記載更為明确。

3.應用場景

4.現代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文化、行業等領域的規範引導。例如“行業化正打破國界封鎖線”,體現通過規則或标準進行整治。


該詞兼具個人修養與社會治理的雙重内涵,強調通過轉化達到規範目的。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拜别鄙直慘悼滄江牀筵杵觸觸目經心淳化閣帖處士大例耽湎電瓶貳膳煩積風痱服馴改玉高陽徒戈甲棺殓合面後艱歡娛灰不溜混渾漿糗竭節頸領覺性絶足匡懼寬仁大度苦口壸範律魁呂祖明澈凝矑牛不老狃捷起更秋計奇字阙卷群衆影響取诎傷幸省閱詩草書禀順慈順物鎖藏歪心邪意未婚妻文罽紋枰問天買卦閑淘氣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