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位的意思、履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位的解釋

就位。《莊子·天道》:“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貴賤履位。” 漢 焦贛 《易林·蒙之剝》:“履位乘勢,靡有絶斃,皆為隸圉,與衆庶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履位”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就職、即位”,多用于古代政治語境。根據權威詞典解釋,該詞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基本釋義

    “履”本義為“踐踏”,引申為“實踐、履行”;“位”指職位、地位。《漢語大詞典》釋為“就職;登帝王之位”,如《後漢書·鄧皇後紀》載“履位以來,夙夜兢惕”,體現帝王即位後謹慎執政的狀态。

  2. 曆史語義演變

    早期多指帝王登基(如《尚書》中“履天子位”),後擴展至官員任職。《現代漢語詞典》補充其現代用法為“正式擔任某個職務”,但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書面語或仿古表達。

  3. 用法特征

    常見于“履位+時間/職務”結構,例如:“履位三載,政通人和”(《資治通鑒》注)。《辭海》指出其隱含“責任承擔”的語義色彩,強調職位與行為的匹配性。

  4. 同義詞辨析

    與“即位”“就職”近義,但“履位”更強調職位履行過程,而非單純權力獲取。如《左傳》孔穎達疏:“履位者,踐其位而行其事也。”

  5. 反義與關聯概念

    反義詞為“去位”“退位”,關聯詞包括“攝政”(暫代職位)、“禅讓”(主動讓位)等,構成古代職位變遷語義場。

網絡擴展解釋

“履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履位(拼音:lǚ wèi)指“就位”或“擔任職位”,強調通過實際行動履行職責。其中“履”意為踐行、履行,“位”指職位或地位。

二、詳細解釋

  1. 古代典籍中的含義
    源自《莊子·天道》:“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貴賤履位。” 意為各安其位,社會秩序井然。漢代焦贛《易林·蒙之剝》也有“履位乘勢”的用法,表示順應職位行使權力。

  2. 引申義
    在曆史文獻中可指即位或登基,如《五代史平話·唐史》提到皇帝“自居尊履位”,即指君主正式登基并确立地位。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示例

“履位”既有具體職位履職的層面,也包含宏觀社會秩序的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莊子》《易林》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擺格百計鄙儉不将部執才德殘氓韔弓嘲慠成才陳丘傳序貙貍促漏督标阿房宮二十二史撫襟付諸東流幹颡海塘紅衣炮江盜絞紛矯騰騰敬虔驚怔卷帳絶典倨悍款悃癞施攬儎輪睛鼓眼羅計泯絕内縴釀醖排隊評刑淺俚千裡猶面懃懇人急智生入微散爵善心試探甩臉子雙掩四勿桃花運陶熔調攝體骸咼氏枉志蝸迹武溪深謝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