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罹咎的意思、罹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罹咎的解釋

遭受禍患。語出《書·洪範》:“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國語·晉語一》:“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為膏,而祗罹咎也。” 漢 趙晔 《吳越春秋·越王無馀外傳》:“帝乃憂中國之不康,悼黎元之罹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罹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文獻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遭受責難、懲罰或禍患,常用來描述因過失、錯誤而承擔後果的情況。

二、字義解析

三、文獻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洪範》:“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意為不符合中道但未釀成大錯的人,君主應寬容接納。此外,《國語·晉語一》中“不能為膏,而祗罹咎也”也體現了因行為不當招緻災禍的語境。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例如:

  1. 描述曆史事件中人物因決策失誤而招緻災禍;
  2. 文學作品中表達對命運無常的感慨;
  3. 現代引申為因疏忽需承擔責任的情況(如法律、道德層面)。

五、近義與關聯詞
近義詞:遭殃、蒙難、獲罪
反義詞:免咎、幸免、免責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或現代引申含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罹咎

《罹咎》(lí ji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16個筆畫組成,部首分别為罒和口。該字源于古代漢字,其繁體寫法為「罹咎」。在古時,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罹咎」的基本形狀保持不變。

來源

《罹咎》的來源不确切,它是由兩個獨立的字形組合而成:「罒」指罐或罩子,「口」則表示口或聲音。結合在一起,「罹咎」的含義可以理解為罪惡或災禍籠罩在一個人身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罹咎」的用法和寫法都存在一些變化。古字體中的「罹」多為上下結構,下方是一個小方塊,上部則是一個橫折的弓形。而「咎」則由「口」和「丨」組成,丨放在最底部,口則置于上方。不同版本的字形在朝代和地區之間存在差異。

例句

1. 他因經濟危機而罹咎。

2. 這群人罹咎是因為他們違法紀律。

組詞

1. 罹難:指遭遇災難或不幸。

2. 陷罹:表示陷入困境。

3. 罹患:表示患上某種疾病或受到某種問題的困擾。

近義詞

1. 遭受:表示遭遇、經曆某種困境或痛苦。

2. 遭遇:指遇到、碰到某種情況或事件。

3. 遭殃:表示受到惡劣的影響或遭受不幸。

反義詞

1. 獲益:指得到好處或收益。

2. 得救:表示從危險或困境中獲得救助。

3. 喜獲:指得到好運或好結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