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鼇的意思、金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鼇的解釋

亦作“ 金鰲 ”。1.神話中海中金色巨龜。 唐 王建 《宮詞》之一:“ 蓬萊 正殿壓金鼇,紅日初生碧海濤。” 宋 柳永 《巫山一段雲》詞:“幾回山腳弄雲濤,彷彿見金鼇。”一說,巨鼈。見《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漢 王逸 注。

2.比喻地位高貴者。 明 方孔炤 《蒼天》詩:“ 萬歲山 折蒼天崩,金鰲社鼠同一坑。”

3.比喻臨水山丘。 宋 陸遊 《平雲亭》詩:“滿榼芳醪何處傾?金鼇背上得同行。” 元 張可久 《湘妃怨·德清觀梅》曲:“一去 孤山 路,重來 何水曹 ,醉上金鼇。”《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憶南都之石黛。”

4.山名。在 浙江省 臨海市 東南一百二十裡海中。 宋 建炎 四年 金 兵至, 高宗 泛海泊此。後 文天祥 隨少主航海,亦駐泊于此。 清 黃宗羲 《黃季真先生墓志銘》:“粵稽 建炎 ,狩于 金鰲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鼇”(也寫作“金鳌”)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釋義可綜合古籍文獻和文學典故歸納如下:

1.神話中的海中巨獸

指傳說中背負仙山的金色巨龜或巨鼈。例如:


2.比喻地位尊貴者

在文學中常借指權貴或高位之人。例如:


3.臨水山丘的代稱

宋代陸遊《平雲亭》中“金鼇背上得同行”,将臨水山丘比作金鼇之背,凸顯山水相依的壯闊景象。


4.具體地名

指浙江省臨海市東南海域的山峰“金鳌山”。據載,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趙構為避金兵曾泛海駐泊于此。


文化意義

“金鼇”融合了神話想象、自然隱喻與社會象征,常見于詩詞歌賦,既承載古人對仙境的向往,也映射對權貴的諷喻,兼具美學與哲理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鼇

金鼇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金”和“鼇”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拆分方式,金的部首是金,鼇的部首是鼠。金的筆畫數為8,鼇的筆畫數為21。

來源

金鼇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它指的是神獸鼇,也被稱為“蜃龍”。在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金鼇常常被描述成能夠變化為身形巨大的惡龍,它擁有無比的威力和神秘的力量。

繁體

金鼇的繁體字是「金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金鼇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根據不同的曆史文獻,金鼇的字形可能會稍有不同,但主要保持了金和鼇兩個字的基本形狀。

例句

1. 他的力量就像金鼇一樣,無人能敵。

2. 故事中的主角拯救了被金鼇鎮壓的人民。

3. 傳說中的金鼇會在明月當空的夜晚出現。

組詞

金鼇石、金鼇獸、金鼇血、金鼇洞等。

近義詞

蜃龍、巨龍、麒麟。

反義詞

普通人、凡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