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汾陽宮的意思、汾陽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汾陽宮的解釋

古宮名。 隋炀帝 時所建。故址在今 山西省 甯武縣 西南 管涔山 上。《說郛》卷五七引 隋 杜寶 《大業雜記》:“﹝ 大業 二年﹞七月,﹝ 煬帝 ﹞自 江都 還 洛陽 ,敕于 汾州 西北四十裡臨 汾水 起 汾陽宮 ,即 管涔山 河源所出之處。當盛暑日,臨河盥漱,即涼風凜然如八6*九月。”《舊唐書·狄仁傑傳》:“ 高宗 将幸 汾陽宮 ,以 仁傑 為知頓使。”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汾陽宮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汾陽宮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皇家行宮遺址,其名稱源于地理方位與建築功能的結合。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汾陽”指汾水之北(古代“山南水北為陽”),特指今山西省汾陽市一帶;“宮”即帝王居所,引申為皇家專屬的大型建築群。據《漢語大詞典》記載,汾陽宮專指隋炀帝大業年間營建的避暑離宮,位于汾陽縣北管涔山麓,屬隋唐時期“汾晉形勝之地”。

該宮殿群始建于公元607年,主體建築包括朝陽殿、臨春閣等,兼具軍事防禦與休閑遊獵功能。《隋書·地理志》載其“環天池而建,周回十三裡”,唐太宗李世民曾駐跸于此并留下“三伏不熱”的記載。汾陽宮在隋末戰争中損毀,現存遺址于2012年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考古發現印證了《讀史方輿紀要》中“宮基猶存”的文獻記錄。

作為曆史地理名詞,“汾陽宮”在《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被定義為反映隋唐皇家營建制度的重要實證,其命名邏輯遵循“地名+宮苑屬性”的漢語構詞規律,與秦漢甘泉宮、明清承德避暑山莊形成時空呼應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汾陽宮是隋代重要的皇家行宮,其曆史背景與功能特點可綜合如下:

  1. 基本信息
    汾陽宮為隋炀帝楊廣于大業二年(606年)下令修建的行宮,位于今山西省甯武縣西南的管涔山上,鄰近汾河發源地,故稱“汾陽宮”或“汾源宮”。現存遺址坐落在天池湖畔,占地約2萬平方米。

  2. 建築背景與規模
    隋炀帝因避暑需求選址于此,宮殿規模宏大,包含殿宇樓閣、水榭歌台、棧道回廊等建築群,後曾計劃擴建。據記載,此地夏季涼爽,“臨河盥漱,涼風凜然如八九月”。

  3. 功能與用途
    隋炀帝常在此巡獵、避暑,并接見大臣處理政務,同時攜妃嫔宮女遊賞天池,賦詩宴樂。其兼具政治與享樂功能,反映了隋代皇室的奢靡之風。

  4. 曆史事件
    隋末天下大亂時,劉武周曾占據汾陽宮,劫掠宮女賄賂突厥,并以此為據點稱帝,年號“天興”。唐代文獻如《舊唐書》亦提及高宗巡幸此宮。

  5. 遺址現狀
    現僅存主殿遺址,位于天池南側老馬溝東側,是山西省内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的古遺址之一。原建築因年代久遠已湮滅,僅能通過史料與遺迹追溯其昔日風貌。

如需進一步了解汾陽宮的曆史細節或遺址保護情況,可參考地方文旅資料(如、9)。

别人正在浏覽...

騃颠哀慽庵摩勒安全電壓百苛幫人薄情無義碧翁禅扃怵息丹地地老鼠頓足失色發達國家該貫剛峭工房廣袖過考海帶家骥人璧奬遇緝柳金溝金櫃酒戒覺皇峻卓刻肌刻骨壘門料子禮讓流沉流俗毛毼美髯公密慮鳴風樹攀高碰磕偏制破城千念秋扇見捐取途壤界聲臭攝衣使才石苑衰索疏脊孫孫灘哥體夫停機投醪危夐銷流小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