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衰索的意思、衰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衰索的解釋

衰而盡。 漢 應劭 《風俗通·山澤·林》:“樹木蓋不足言,猶七八百載間有衰索乎!” 宋 陳亮 《商夫人陳氏墓志銘》:“況餘志念衰索,圖所以及身之計,懼不自保,雖欲應子之求,其何以應子之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衰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分解與文獻用例兩方面進行闡釋:

一、單字本義溯源

  1. 衰(shuāi)

    本義指事物由盛轉弱的過程。《說文解字》釋為“草雨衣”,引申為減退、凋零。在“衰索”中取其“衰減、敗落”之意,如《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的動态衰退意象。

  2. 索(suǒ)

    原指繩索,《說文》稱“草有莖葉可作繩索”,後衍生“盡、空”之義(如《史記·貨殖列傳》"索隱行怪")。此處強調事物枯竭消亡的狀态。

二、合成詞釋義

"衰索"形容事物由繁盛轉向枯竭零落的整體過程,核心含義為:

衰敗零落,生機消盡

具體表現為兩種典型場景:

  1. 自然物象:草木凋敝、萬物蕭瑟之狀

    如《論衡·訂鬼》:"人之晝也,氣倦精盡,夜則欲卧;卧而氣衰索矣。"(王充以人體精力衰索喻生命節律)

  2. 人文境況:家族沒落、勢力衰竭之态

    《漢書·地理志》載秦地風俗"嫁娶尤崇侈靡",至漢初因戰亂而"民人衰索",反映社會經濟的凋敝。

三、權威文獻佐證

該詞屬典型文言詞彙,現代漢語已罕用,但可通過經典工具書驗證: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班固《漢書·地理志》(中華書局二十四史修訂本)
  3. 王充《論衡·訂鬼篇》(上海古籍出版社校釋本)
  4.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5.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第2版)

網絡擴展解釋

“衰索”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uāi suǒ(注音:ㄕㄨㄞ ㄙㄨㄛˇ),其核心含義為“衰而盡”,即事物逐漸衰弱、耗盡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用法

  1. 古籍例證:

    • 漢代應劭《風俗通·山澤·林》中提到:“樹木蓋不足言,猶七八百載間有衰索乎!”,指樹木曆經數百年後自然衰敗。
    • 宋代陳亮《商夫人陳氏墓志銘》寫道:“況餘志念衰索,圖所以及身之計,懼不自保……”,此處表達作者心志消沉、精力衰竭的狀态。
  2. 現代釋義: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強調從興盛到消亡的漸變過程。


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如、4的引文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士變大雅碧雞坊冰屋擯士譒譯苌弘吃白飯黐擌馳轶詞派盜居大姒點媂貂冕蝶戀蜂狂度聲獨視反對本本主義放粥肥潔幹符坤珍伉伉幹烘茶高牙大纛鼓膜鍋貼行牀恒姿價款儉謹賤隸澆舌季候風髻螺進站狂昏鸾鸖陸雲家鶴緑文赤字妙采默數凄然取信僧戶閃神兒韶英射像止啼視端失刑十意統理偷冒圖存退北退尋往亡無任徒顯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