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峻特出。 宋 陳舜俞 《廬山記》卷三:“庵之前路,左右疊石,雖非峻卓,固自奇偉。”
“峻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峻卓”由“峻”和“卓”組成,均與“高”相關:
自然景觀
多用于描述山勢、岩石等的高聳險峻。例如宋代陳舜俞在《廬山記》中提到:“庵之前路,左右疊石,雖非峻卓,固自奇偉。”。此處的“峻卓”強調山石的陡峭與獨特形态。
人文寓意
當用于人名時,“峻”象征堅毅、剛強,“卓”寓意才智超群,整體傳遞出“意志堅定且卓越不凡”的期許。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文獻,如《廬山記》中的記載,後逐漸從自然描寫擴展到人文領域。
需注意,“峻卓”并非現代常用詞,日常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古典文學或特定命名場景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廬山記》相關研究。
《峻卓》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高峻而卓越。形容事物高大、雄偉、卓越出衆。
《峻卓》這個詞由“山”和“卓”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山”是峻的部首和第一筆,而“卓”是卓的部首和第一筆。
《峻卓》一詞是由《詩經·大雅·峻其高矣》中的“峻其高矣,卓其露矣”演變而來。原文意為山嶽峻峭高聳,巍峨的山峰隱現于雲露之間。
《峻卓》的繁體字為「峻卓」,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峻卓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時候的寫法是「峻」的上邊有一橫,表示高聳的山峰,「卓」的下面有一撇表示突出、突出較高。
1. 這座城市的高樓大廈峻卓挺拔,非常壯觀。
2. 他的品德高尚,思想峻卓,深受大家的敬重。
1. 峻峭:形容山勢或物體陡峭、高聳。
2. 卓越:出衆、傑出,形容事物突出、特别。
3. 雄偉:形容建築物或景物宏偉壯觀。
4. 高聳:形容物體高大、屹立、突出。
高聳、巍峨、雄偉、崇山峻嶺。
低矮、平庸、普通、低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