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屯的意思、分屯的詳細解釋
分屯的解釋
猶分駐。《漢書·趙充國傳》:“願罷騎兵,留弛刑應募,及 淮陽 、 汝南 步兵與吏士私從者,合凡萬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處。” 宋 蘇轼 《書韓幹牧馬圖》詩:“想見 開元 、 天寶 年,八坊分屯隘 秦川 。”
詞語分解
- 分的解釋 分 ē 區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範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 由整體中取出或産生出一部分:分發。分憂。分心勞神。 由機構内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俷 )。 散,離:分裂。分離。分别。
- 屯的解釋 屯 ú 聚集,儲存:屯糧。屯積。屯聚。 駐軍防守:屯兵。屯墾。屯田(駐軍開墾田地)。 村莊:皇姑屯。屯子(村莊)。 屯 ū 困難:屯蹇(不順利,艱難困苦)。 筆畫數:; 部首:屮;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分屯”是一個古代軍事術語,其核心含義為分兵駐守,即将軍隊分散駐紮在戰略要地或關鍵區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基本定義
“分屯”指将兵力分散駐紮于不同地點,通常用于控制要害、加強防禦或執行警戒任務。例如《漢書·趙充國傳》中提到“分屯要害處”,即強調駐守關鍵位置。
-
構詞與結構
- 分:分散、分開;屯:屯兵、駐紮。
- 組合後體現“分兵駐守”的軍事策略,常見于古代文獻。
曆史用例與文獻記載
-
漢代軍事部署
西漢名将趙充國曾建議将弛刑(減刑的犯人)、步兵等萬餘人“分屯要害處”,以鞏固邊疆防禦。
-
三國時期應用
曹操為擴充兵力,派遣夏侯惇、曹仁等将領分屯酸棗、白馬等地,通過就地募兵加強控制。
-
詩詞中的體現
蘇轼在《書韓幹牧馬圖》中以“八坊分屯隘秦川”描繪唐代開元、天寶年間軍馬分駐的盛況。
現代理解與延伸
“分屯”雖為古代術語,但其體現的“分散駐防”思想在現代軍事中仍有借鑒意義,例如控制交通樞紐、邊境要塞等關鍵區域。需注意,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日常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三國志》等原始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分屯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
分屯(fēn tún)一詞是指将人員或物資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不同地點或單位的行為。其中,“分”是部首,“屯”是字的偏旁。分的拆分部首為“刂”,屯的拆分部首為“屍”,分屯的總筆畫為10畫。
分屯一詞源于古代軍事,原本是指将軍隊按體制分配到不同營寨以便守備。後來逐漸擴展至其他行業,用來描述将人員或物資分配到不同地點或單位的情況。
繁體字中的分屯為「分屯」,字形與簡體字一緻,隻是書寫方式略有不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當中,分屯的字形也稍有差異。以《說文解字》的記載為例,它将分屯的形态寫作「分ꓹ〖屍屯〗」,其中「屍」表示此字屬于屍旁系列。
以下為分屯的例句:
1. 他們決定分屯部隊以便控制更廣闊的地區。
2. 在大型事件中,警方會分屯到不同地點以确保安全。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分發、分配、分撥、分流
近義詞:分派、分散、分别、劃分
反義詞:集中、聚集、合并、彙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