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onze Age] 以使用青銅工具為特征的人類文化時期,歐洲大約始于公元前3500年,西亞和埃及則更早些
即銅器時代。考古學上按照人類使用生産工具的發展階段而劃分的時代之一,介于最早的石器時代和較晚的鐵器時代之間。青銅是銅錫合金,具有熔點低、硬度大等特點,便于鑄造使用。它的出現,在生産力的發展上起了劃時代的作用。人類社會進入青銅時代,有的地區處于原始社會末期,有的地區是奴隸制社會。世界上最早進入青銅時代的是 巴比倫 和 埃及 等古代國家。在我國,以奴隸占有制為主導生産方式的 夏 、 商 、 西周 、 春秋 都屬于青銅時代。
青銅時代是考古學中以使用青銅器為标志的人類文化發展階段,其核心含義和特點可概括如下:
青銅時代介于石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以青銅器在生産、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為特征,并非偶然使用青銅工具的階段。該術語由丹麥考古學家G·J·湯姆森于1816年首次提出,他根據工具材質将人類曆史劃分為石器、青銅、鐵器三個時代,并在1819年通過博物館陳列系統化這一理論。
青銅是紅銅與錫/鉛的合金,因顔色青灰得名。其熔點(700-900℃)低于純銅(1083℃),且硬度更高——含錫10%的青銅硬度可達紅銅的4.7倍,顯著提升了工具性能。
青銅器的普及使農業、手工業生産力大幅提升,促進了大型聚落、城垣防禦設施的出現,并與早期國家形态(如奴隸制)密切相關。中國古代青銅器更承載着禮制功能,成為權力象征。
在漢語語境中,"青銅時代"有時被引申為形容領域發展的初期階段,但考古學定義強調物質文化的系統性轉變。
詞義:
青銅時代指的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階段,主要是指在青銅器開始使用和流行的時期,通常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700年之間。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青銅時代的拆分為:青(靑),是一個形聲字,由“青”這個意思的部首和“青”這個發音的聲旁組成;銅(銅),是一個象形字,由“金”字部首和表示銅的發音的聲旁組成。
來源:
《青銅時代》一詞來自于上古時期的史書和曆史研究中。青銅時代是指人類社會從石器時代進入金屬時代的一個重要階段。青銅時代是舊石器時代與大革命時代之間的連接,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标志之一。
繁體:
《青銅時代》的繁體字為《靑銅時代》。
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以将《青銅時代》寫作《青齒識舉》。
例句:
1. 我們現在處于科技發達的信息時代,遠離了《青銅時代》的簡單和原始。
2. 考古學家在這個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器,這些器物見證了古代人類社會的《青銅時代》。
組詞:
青銅時代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青銅器:指以青銅為材料制作的器具。
2. 青銅文化:指在青銅時代形成的一種文化體系。
3. 青銅藝術:指以青銅為材料,以制作青銅器為主要形式的藝術表達。
近義詞:
青銅時代的近義詞有:青銅文明、青銅時期。
反義詞:
青銅時代的反義詞是:石器時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