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蟲。成蟲淡黃色,翅膀窄而尖,後緣有一排長毛;幼蟲乳白色,生活在谷粒内,危害稻谷、麥、玉米等。 宋 道潛 《東園》詩:“斜照明明射竹籬,桑陰翳翳麥蛾飛。”
麥蛾(學名:Sitotroga cerealella),在漢語中是一個專有名詞,特指一種對儲藏谷物危害嚴重的昆蟲。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昆蟲學資料,其詳細釋義如下:
讀音與詞性
形态特征
寄主範圍
主要危害小麥、稻谷、玉米、高粱等倉儲谷物,幼蟲在糧粒内部蛀食,造成空殼、碎屑及發熱黴變(《中國儲藏物昆蟲圖鑒》)。
生活史
麥蛾的防治是糧食儲藏關鍵環節,傳統方法包括低溫貯藏、熏蒸(如磷化氫),現代技術則采用氣調或生物防治(《中國糧食儲藏科技發展報告》)。
商務印書館,2016年。
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
科學出版社,2008年。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線上詞典網頁,以上内容依據權威紙質工具書及專業文獻釋義,确保學術準确性。)
“麥蛾”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生物學定義(昆蟲) 麥蛾屬于鱗翅目麥蛾科,全球已記載3700多種,是重要的農業及貯糧害蟲。主要特征包括:
二、文學比喻義 在成語中,“麥蛾”比喻經不起困難或挫折考驗的人。該用法源自麥蛾作為害蟲易受環境影響的特性,引申為形容人的脆弱性。
三、古籍引用 宋代詩人道潛在《東園》中曾用“麥蛾飛”描繪田園景象:“斜照明明射竹籬,桑陰翳翳麥蛾飛”,此處指實際昆蟲。
注:生物學信息主要綜合自搜狗百科()及農業專業平台(),比喻義參考查字典釋義()。
阿蒙半當腰半身像嬖褒玻璃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傳考達宦蕩漾短什對合惰慵馮歡券風禮高論宮判輁軸廣孝鬼責過羅駭懼渙號花主火芝挢枉過正嘉訊軍伐菌圥闚園爐火純青録記罵海罵麥稈蟲耐苦年初逆刺蹑手蹑腳漂輕強身懃兒寝疾泉雨趨承如持左券鋭武颯飁上天梯舌根音生銀神源時樣守方樞庭素譽談燕同庚抟黍拖腸詳審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