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焚頂的意思、焚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焚頂的解釋

(1).焚香頂禮。《鏡花緣》第四五回:“倘脫火坑,情願身入空門,一世焚頂。”

(2).*********焚灼頭頂。表示虔誠奉佛。 唐 韓愈 《論佛骨表》:“焚頂燒指,百十為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焚頂是漢語中的佛教術語,指信徒以香火灼燒頭頂或身體部位以示虔誠的極端苦行行為,後引申為對信仰的極緻奉獻。其具體含義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核心釋義

  1. 焚燒頭頂

    指佛教徒用香、艾草等點燃後灼燒頭頂或身體,通過自殘式苦行表達對佛法的虔誠。此行為源于古印度“燃身供佛”的宗教傳統,認為肉體犧牲可消除業障、積累功德。

    示例: 《漢語大詞典》釋為“以香火燒灼頭頂,表示虔誠奉佛”。

  2. 密宗灌頂儀式

    在佛教密宗中,“焚頂”特指灌頂儀式中法師以燃燒的香輕觸受法者頭頂,象征智慧之火點燃、驅除無明。此儀式需嚴格遵循儀軌,與自殘苦行有本質區别。

二、文化背景與文獻記載

三、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10頁):明确釋義為焚燒頭頂的宗教行為。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指出其與密宗灌頂儀式的關聯。
  3. 《法華經》(鸠摩羅什譯本):記載燃身供佛的宗教原型。

引用來源說明: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Z]. 1922年刻本.

鸠摩羅什譯. 《妙法蓮華經》[M]. 後秦弘始八年(406年).

慧皎. 《高僧傳》[M]. 南朝梁, 約519年成書.

網絡擴展解釋

“焚頂”是一個具有宗教色彩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1. 焚香頂禮
    指通過焚燒香火并虔誠跪拜的方式表達敬意,常見于佛教或民間信仰的儀式中。例如《鏡花緣》第四十五回提到“情願身入空門,一世焚頂”,體現了對信仰的全身心投入。

  2. 佛教徒焚灼頭頂
    這是佛教中一種極端虔誠的行為,信徒通過灼燒頭頂或手指等身體部位以示對佛的奉獻。唐代韓愈在《論佛骨表》中批判此現象:“焚頂燒指,百十為群”,側面反映了當時佛教習俗的盛行。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安神跋焦保俶塔背腹受敵筚路才廣妨身參對辭見班阨僻二緻發報機飛廬豐足負荷好好何遽紅白話仙惠更斯江海不逆小流饑敝鯨呿九孔針僦寓九洲四海沮散鋸沙巨壯看財奴勘同客家話诳罔藍靛勞師動衆雷鼗例禁臨問禮順柳下道兒鉚勁兒木理弄花破衲疏羹黥隸清強漆園吏拳頭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馬肉理乳臭未幹申都聲浪順口開河歎賞文陛甕下吳楚午歊弦餌像生兒香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