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lamor]∶講話、呼喊、喧鬧或物體振動的聲音
充滿了各種聲浪
(2) 借指社會上的某種論調或呼聲
聲浪碰到群山,群山發出回響。——《歌聲》
(3) [sound wave]∶舊指聲波
(1).講話、呼喊、喧鬧或物體振動的聲音。 清 黃遵憲 《養疴雜詩》之十六:“一聲長嘯海天空,聲浪沉沉入海中。” 茅盾 《子夜》十七:“他的威厲的聲浪在滿屋子裡滾。” 曹禺 《日出》第三幕:“這是在一星期後的夜晚,約莫有十二點鐘的光景,在地獄一般的 寶和 下處,充滿着各種叫賣、喧嚣、女人诟罵、打情賣笑的聲浪。”
(2).借指社會上的某種論調或呼聲。 毛6*澤6*東 《新民主主義論》一:“但是近來的妥協空氣,反6*共聲浪,忽又甚嚣塵上,又把全國人民打入悶葫蘆裡了。” 郭沫若 《<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序》:“一兩年前時常聽見的劇本荒的聲浪,現在似乎變而為戲場荒、演員荒了。”
(3).聲波的舊稱。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聲浪漢語 快速查詢。
“聲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由“聲”和“浪”組合而成,字面指聲音形成的波浪狀傳播,比喻聲勢浩大或傳播範圍廣的聲音。既可用于物理層面的聲波擴散(如演唱會聲浪),也可引申為社會層面的輿論聲勢(如抗議聲浪)。
物理聲音
社會影響
類型 | 示例 | 來源 |
---|---|---|
大型活動 | 演唱會觀衆合唱形成聲浪 | |
社會事件 | 反對政策調整的聲浪高漲 | |
文學描寫 | “聲浪碰到群山,發出回響” |
可通過查字典(-3)或滬江詞典獲取更多例句及用法解析。
《聲浪》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為聲音的波動或者傳播。聲浪一詞常用來形容聲音在空間中傳遞時所産生的效果。
《聲浪》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耳”和“水”,其中“耳”字是耳朵的意思,表示與聽覺相關;“水”字則表示聲音波動的意思。聲浪共有11個筆畫,其中“耳”字占三筆,而“水”字則占八筆。
《聲浪》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形成于現代漢語。它是由“聲”和“浪”兩個字組成,通過結合兩者的含義而衍生出來。
聲浪的繁體字為「聲浪」。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聲浪的古體字為「聲浪」。它的寫法和現代漢字大體相似,隻是一些筆畫形狀會有所差異。
1. 喜劇演員通過誇張的聲浪和語調讓觀衆捧腹大笑。
2. 這首歌在靜谧的夜晚傳來,聲浪裡充滿了悲傷和溫暖。
1. 聲音
2. 浪濤
3. 聲波
1. 聲響
2. 聲勢
3. 音浪
1. 寂靜
2. 靜谧
3. 噪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