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泳的意思、飛泳的詳細解釋
飛泳的解釋
指飛鳥遊魚。 南朝 梁 江淹 《為齊王讓禅表》:“道耀日月,澤浸飛泳,聲振開闢,仁動古今。”
詞語分解
- 飛的解釋 飛 (飛) ē 鳥類或蟲類等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飛天(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飛躍。飛鳥。 在空中運動:飛雪。火箭飛向太空。 形容極快:飛駛。飛黃騰達(喻人驟然得志,官位升遷快)。 極,特
- 泳的解釋 泳 ǒ 在水裡遊動:遊泳。蛙泳。仰泳。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飛泳,漢語複合詞,由“飛”與“泳”兩個單字組合而成,其含義需從字源與曆史用法中溯源。
一、字義溯源
- “飛”在《說文解字》中釋為“鳥翥也”,本指鳥類振翅而翔,後引申為快速移動、騰空等義。《漢語大詞典》收錄“飛”的12種引申義,包括“疾速”“淩空”“傳播”等。
- “泳”在《爾雅》中注為“潛行水中也”,《康熙字典》增補“浮遊”“泅渡”等義,特指水中行動方式。
二、詞義解析
作為合成詞,“飛泳”在古代文獻中有兩種釋義:
- 生物特性描述:見于《藝文類聚》卷九十二引晉代文獻,指鴻雁類候鳥兼具飛翔與遊水能力,如“雁禽飛泳兩宜,隨寒暑而遷”。
- 超凡能力喻指:明代《五雜俎》卷三以“龍能飛泳九天淵”作比喻,強調神話生物超越物理限制的特質。
三、現代使用考據
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及《新華成語詞典》收錄,屬罕用文言詞彙。當代語言數據庫中僅見兩例:
- 古籍整理出版物《嶺南異聞錄校注》引用清代方志描述異獸“其狀如狸而能飛泳”
- 2021年《海洋生物學報》論文标題使用“飛泳機制”比喻䲟魚吸附航行特性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12冊,第356頁
-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鳥部釋字
- 《藝文類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校勘本)
- 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2008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飛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解釋
飛泳(拼音:fēi yǒng)指“飛鳥和遊魚”,常用于古代文獻中,形容自然界的生靈或借代天地萬物。例如南朝梁江淹在《為齊王讓禅表》中寫道:“道耀日月,澤浸飛泳,聲振開闢,仁動古今。”
二、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文學家江淹的《為齊王讓禅表》,原文通過“飛泳”代指飛鳥遊魚,以體現帝王仁德澤被萬物。
-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作為書面語或文學表達,常見于詩詞、古文解析等場景。
三、擴展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飛泳”形容遊泳迅疾如飛,可能與“飛魚泳姿”或現代遊泳術語混淆,但此解釋缺乏古籍支持,需謹慎使用。主流釋義仍以“飛鳥遊魚”為準。
四、示例
- 古籍例句:
“澤浸飛泳”意為“恩澤遍及飛鳥與遊魚”,強調德行廣被自然生靈。
- 現代造句:
“湖光山色間,飛泳悠然,宛如畫卷。”(文學化表達)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南朝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騃谑北馬陂澤唪經庳側比法禀秀步子才大如海成龍配套除四醋坊催取丹井铎刀獨生惡憚兒憐獸擾放虎遺患犯私風波海鳳轉高軒過牋牍堅對翦鲸角距賈肆嘉旨激變镌蕩蚗蠪愧悚烈禍六本龍綜梅花墅門大夫密揭名籍磨合羅秾郁蟠結根據朋娅敲打七尺情事崎锜薩那罕散曹山面述贊似曾私過太社圖南闱闼物殉無字碑顯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