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散曹的意思、散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散曹的解釋

散官。 明 蔡汝楠 《創建大複何先生祠記》:“方先生守中書時,猶散曹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散曹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官職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朝廷中職事清閑、權責較輕的閑散官職。以下從詞典釋義、曆史特征、文化内涵等角度詳細闡釋:


一、本義解析

  1. 職能屬性

    指不承擔核心政務、無固定實權的官職。此類職位多屬安置性、榮譽性或輔助性崗位,與“要職”“樞機”相對。

    來源:《漢語大詞典》釋為“閑散的官職”

  2. 詞源構成

    “散”取“閑散、非緊要”之義,“曹”為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或部門,合稱即“閑散部門中的官職”。

    來源:《辭源》釋“曹”為“官府分科治事的部門”


二、曆史背景與特征

  1. 制度淵源

    散曹制度多見于漢唐至明清,是官僚體系的分流機制。例如唐代的拾遺、補阙等谏官,宋代的部分祠祿官(如管理宮觀的虛職),均屬此類。

    來源:曆史學者嚴耕望《中國政治制度史綱》指出“散曹多用于安置閑員或勳舊”

  2. 社會認知

    散曹官員雖地位清貴,但因缺乏實權,常被視作仕途失意或邊緣化的象征。杜甫詩雲“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官定後戲贈》),即自嘲任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一散職的無奈。

    來源:古典文學研究《杜甫詩集箋注》


三、文化引申與隱喻

  1.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借“散曹”暗喻懷才不遇,如陸遊“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遊”(《劍南詩稿》),反映散職的閑逸與落寞。

    來源:《宋詞鑒賞辭典》對陸遊宦途的評析

  2. 現代轉義

    當代語境中可引申指機構中無實質決策權的崗位,或喻人處于邊緣化狀态,如“身居散曹,有志難伸”。

    來源:語言學著作《漢語隱喻詞研究》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
  3. 嚴耕望《中國政治制度史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4. 仇兆鳌《杜詩詳注》,中華書局,2015.
  5. 《陸遊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 王寅《漢語隱喻詞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網絡擴展解釋

“散曹”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 基本含義:散官
    指無固定職事的官員,通常為閑職或榮譽性職位。例如明代蔡汝楠在《創建大複何先生祠記》中提到“方先生守中書時,猶散曹也”,即描述何景明擔任中書舍人時仍屬閑職官員。

  2. 引申含義:官員散會後回歸職位
    作為成語使用時,“散”指解散,“曹”指官職,合起來表示官員在朝會結束後各自返回崗位處理事務,強調工作狀态的恢複。


補充信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安常處順絆惹本職避弄不差什不失彩畫策馬飛輿乘勝追擊辭嚴義正從順登霄對齊二解匪服紛紛擁擁弗臣婦姑怪異官賈詭籍龜陰田桂子蘭孫駭俗航速琀玉黑神花崗岩還口願花押活蹦蹦江曆較炳交彩價位加意浚源聯署民柄明德惟馨難蔭嘔啞切至啓祖诎彊潤玉若何攝盛守臣手簡書草孰谏貪賂讨擊望路溫故聞一知十兀剌小釀寫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