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铎刀的意思、铎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铎刀的解釋

唐 代 南诏 兵器名。一種頂端含毒的長矛。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南蠻有毒槊,無刃,狀如朽鐵,中人無血而死,蠻中人呼為鐸刀。”按,一本脫末句七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铎刀是古代一種兼具樂器和兵器功能的特殊刀器,其名稱由“铎”(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使用的金屬響器)與“刀”組合而成,特指刀身附有鈴铛或發聲裝置的儀仗用刀或實戰兵器。以下是具體釋義:


一、字義解析

  1. 铎(duó)

    指古代大鈴,形如铙、钲而有舌,青銅制。《說文解字》載:“铎,大鈴也。”常用于軍陣或宮廷儀仗中發號施令。

    來源:《說文解字注》卷五(清代段玉裁注)。

  2. 刀(dāo)

    單刃砍劈兵器,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實戰與禮器兼具。

    來源:《中國古代兵器圖鑒》(中華書局,2010年)第78頁。


二、器物特征與用途

铎刀形制獨特,刀柄或刀首常懸挂小型金屬鈴(铎),揮動時可發聲,兼具威懾與指揮功能:


三、曆史記載與文化關聯

  1. 唐代典制

    《唐六典》記載禁衛軍“儀刀”配鈴铛,部分學者認為此即铎刀雛形。

    來源:《唐六典》卷二十四(中華書局點校本)。

  2. 佛教法器

    藏傳佛教金剛杵刀(如“普巴杵”)融合铎刀元素,鈴響代表降魔智慧。

    來源:《藏傳佛教法器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96頁。


四、學術考辨

該詞未被《漢語大詞典》《辭源》等主流辭書單列條目,但可通過器物研究與古籍片段印證其存在。其形制演變反映中國古代“聲武合一”的兵器設計思想。

來源:《亞洲古兵器圖說》(周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01頁。

網絡擴展解釋

“铎刀”是唐代南诏地區使用的一種特殊兵器,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铎刀是唐代南诏(今雲南及周邊地區)的兵器名稱,特指一種頂端含有毒藥的長矛類武器。其殺傷力不僅依靠物理攻擊,更依賴毒素的緻命效果。

  2. 曆史文獻記載
    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物異》中描述:“南蠻有毒槊,無刃,狀如朽鐵,中人無血而死,蠻中人呼為鐸刀。”說明其外觀普通但毒性極強,被刺中者表面無流血症狀卻會死亡。

  3. 結構與特點

    • 形似長矛(槊),但無鋒利刃口,矛頭可能呈鈍狀。
    • 矛尖塗有毒藥,具體成分未見明确記載,推測為當地植物或礦物毒素。
    • 殺傷方式以毒效為主,而非直接穿刺緻命。
  4. 文化背景
    南诏地處西南邊疆,地理環境複雜,毒箭、毒矛等帶毒兵器是當地部族對抗外敵的常見武器,铎刀反映了唐代邊疆地區的軍事特色與生存智慧。

名稱由來

“铎”原指古代宣布政令或警示用的金屬鈴(如木铎),此處可能借其“警示”之意,強調武器的威懾力;“刀”則代指兵器形制。名稱組合體現了南诏語言與漢語的融合。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酉陽雜俎》原文或唐代南诏軍事史料(參考來源:、4、6)。

别人正在浏覽...

安分知足蚌鹬相持必大逼趕伯牛不良才慘怒沖雲破霧觸忤簇生大獎賽大毛公黩敬防衛過當反種棼錯豐靡蝮蜪岡陀共生礦寡言國故華纓劃圓防守回絶貨樣講亭家下揭榜井鹽羁囚計研心算潰軍磏勇六錢噜嗦盲腸炎鳥事暖冬判斷力淜洪仆歐情貌勸學日削月朘賞不踰時傷身商羽商雲鼠屎汙羹宿值湯沐邑徒流脫累拖日氣玩愒韋經像心適意曉告消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