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軒過的意思、高軒過的詳細解釋
高軒過的解釋
唐 李賀 七歲能辭章, 韓愈 、 皇甫湜 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賦詩。 賀 援筆辄就,自題曰《高軒過》。兩人驚奇之,自是有名。事見《新唐書·文藝傳下·李賀》。後遂以“高軒過”為敬辭,意謂大駕過訪。 宋 陸遊 《别曾學士》詩:“忽聞高軒過,驩喜忘食眠。”
詞語分解
- 高的解釋 高 ā 由下到上距離大的,與“低”相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聳。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高瞻遠矚。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等級在上的:高級。高考。 在
網絡擴展解釋
“高軒過”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典故色彩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1.詞語本義
- 詞義:字面指“高大的車軒經過”,引申為對顯貴人物到訪的敬稱。其中“高軒”指華貴車駕(多為官員所乘),“過”即拜訪。
2.典故出處
- 背景:出自唐代詩人李賀的轶事。據《新唐書》記載,李賀七歲時,文壇大家韓愈、皇甫湜慕名來訪,命其即興賦詩。李賀提筆寫成《高軒過》一詩,令二人驚歎其才華。
- 詩作内容:詩中“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辔搖玲珑”等句,生動描繪了韓愈、皇甫湜的官服與車駕儀仗,表達了對二人的贊頌。
3.文學與文化意義
- 象征意義:成為“少年天才受名家賞識”的經典典故,常用于形容文思敏捷或才學得到權威認可。
- 後世引用:宋代陸遊《别曾學士》中“忽聞高軒過,歡喜忘食眠”即化用此典,表達對貴客來訪的欣喜。
4.用法演變
- 敬辭功能:作為社交用語,表示對他人來訪的尊敬,如書信中稱“蒙高軒過訪”。
- 詩詞意象:在文學創作中,常借“高軒”暗喻顯赫身份或高雅志趣。
附:《高軒過》創作背景簡表
關鍵要素 |
說明 |
時間 |
元和四年(809年) |
地點 |
李賀家中 |
人物 |
李賀(7歲)、韓愈、皇甫湜 |
事件意義 |
奠定李賀詩名的重要契機 |
如需了解《高軒過》全詩内容及賞析,可參考古詩文網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高軒過》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