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法歲的意思、法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法歲的解釋

佛教語。出家受戒後的僧人,每年夏天安居三月。安居畢,即增加一年的“法歲”。因以“法歲”稱僧人出家的年資。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方外玄蹤》:“ 宋 時僧家以四月十五日結制,安居刹院,不敢起單雲遊。建楞嚴會,每日誦經脩懺。朝廷降賜金帛,檀信隨喜,施助無虛日。至七月十五日設齋解制,謂之法歲周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法歲是漢語佛教術語,指僧人受具足戒後經曆的修行年數,标志着其在僧團中的資曆與修行時長。以下從詞義、文化背景及使用規範三方面解析:


一、核心詞義

  1. 基本定義

    “法歲”即“戒臘”,指僧侶自受具足戒起至當前年份所累積的修行年數。例如,受戒滿五年稱“法歲五夏”,是僧人參與僧團事務(如誦戒、列席次序)的資格依據。

    來源: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法歲”詞條;《佛教文化辭典》“戒臘”釋義。

  2. 詞源與構詞

    • “法”:指佛法或戒律體系;
    • “歲”:原為時間單位“年”,引申為修行年限。

      二字組合強調“依佛法修行的年資”,區别于世俗年齡計算。

      來源:慈怡《佛光大辭典》“法臘”釋義;《漢語大詞典》“歲”字條目。


二、文化背景與使用規則

  1. 與“結夏安居”關聯

    法歲以每年“結夏安居”(雨季靜修)結束為分界遞增。僧人安居圓滿即增長一法歲,未參與安居者不增。

    來源:《百丈清規證義記》卷五;《禅苑清規》僧制篇。

  2. 僧團秩序依據

    法歲決定僧衆位次:法歲高者稱“上座”,具優先發言權;法歲相同則依受戒具體日期排序。

    來源:釋印順《佛法概論》僧伽制度章;《四分律删繁補阙行事鈔》僧界篇。


三、相關概念辨析


權威參考來源(無公開電子版鍊接時标注文獻信息):

  1. 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1922年.
  2. 慈怡主編. 《佛光大辭典》. 佛光出版社, 1988年.
  3. 釋印順. 《佛法概論》. 正聞出版社, 1992年.
  4. 宋·道誠. 《釋氏要覽》. 中華書局點校本, 2018年.
  5. 清·儀潤. 《百丈清規證義記》.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年.

注:因古籍及專業辭書多無線上公開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物信息為準。建議讀者查閱實體書籍或學術數據庫獲取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法歲”是佛教術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理解:

一、僧人出家年資的計量方式(主流解釋)

根據佛教制度,出家受戒的僧人每年夏季需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安居”(又稱結夏)。安居結束後,僧人的出家年資增加一歲,稱為“法歲”。這一制度用于記錄僧侶的修行時長,類似世俗的年齡計算。例如:

二、人生階段的象征性劃分(較少見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佛教将人生分為三個階段:

  1. 法歲:出生至30歲,象征學習佛法的基礎階段。
  2. 善歲:30歲至60歲,注重實踐善行的階段。
  3. 慧歲:60歲至終老,追求智慧圓滿的階段。
    但此解釋在其他權威佛教經典中較少出現,可能為特定流派或後人的引申解讀。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其含義。如需深入研究,可參考《佛教大辭典》或寺院戒律相關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不康不窮部務參考資料持久炊人大包大嫂定甲釘明釭二蓋芳花礬石高秋高天高宗刻象鲠輔規橅還射皇孫車假版賤庚僵蹶澆僞金鑪九尾龜峻厲魁吾老措大遼緩陵缺滅迹冥思苦索谟臣牛仔千裡姻緣使線牽齊贅捼莎掃聽善後借款合同勺铎生往神仙會設私設移市鄽試銷談空説有童趣歪七竪八晚春未遑威屑文禮骛神羨賦響銅遐棄夕币信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