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未遑的意思、未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未遑的解釋

沒有時間顧及;來不及。 漢 揚雄 《羽獵賦》:“立君臣之節,崇賢聖之業。未遑苑囿之麗、遊獵之靡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爰至有 漢 ,運接燔書, 高祖 尚武,戲儒簡學,雖禮律草創,詩書未遑。”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辛丑二宗伯》:“ 沉某 父子,嘗從大夫之後,偶因出遊,未遑趨避,而衷甲之士,奮呼羣起,幾不獲生焉。” 清 魏源 《客懷》詩:“勞勞啼夜烏,夜靜未遑息。” ********* 《敬告同鄉書》:“今二子之逋逃外國而倡保皇會也,其感恩圖報之未遑,豈尚有他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未遑”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來不及;沒有時間或精力顧及”。《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無暇,來不及”,強調因事務繁忙或時間緊迫而無法顧及某事。該詞常見于書面語,尤其在古代文獻中頻繁出現。

從語源學角度分析,“未遑”屬于聯合式合成詞,其中“未”表否定,“遑”本義為“閑暇”,二字組合構成“沒有閑暇”的引申義。《辭源》指出其最早可追溯至《詩經·小雅·小弁》的“心之憂矣,不遑假寐”,這裡的“不遑”與“未遑”屬同源表達。

在語法功能方面,“未遑”多作謂語或狀語,後接動詞性成分。如《後漢書·光武帝紀》載:“日慎一日,未遑甯息”,生動展現帝王勤政之态。現代漢語中雖使用頻率降低,但在曆史小說或學術論著中仍作為典雅用語出現,如錢鐘書《管錐編》中便有“未遑深究”的表述。

需特别注意其與近義詞“不遑”的細微差别:《古漢語虛詞詞典》辨析二者時強調,“未遑”側重客觀條件限制,而“不遑”更偏主觀選擇,這種差異在《左傳》與《史記》的對比用例中尤為明顯。

網絡擴展解釋

“未遑”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表示“沒有時間或機會去做某事”,強調因忙碌、無暇顧及或客觀條件限制而未能完成某動作。例如:“未遑啟視”指匆忙中來不及打開查看。

  2. 結構分析

    • 未:副詞,意為“尚未、還沒有”;
    • 遑:名詞,指“空閑的時間”。
      組合後,字面含義為“沒有空閑時間”。
  3.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表達,常見于古代文獻和現代仿古文體。例如:

    • 《羽獵賦》:“未遑苑囿之麗”(無暇欣賞園林美景);
    • 《檄蜀文》:“未遑修九伐之征”(因國家多事未能整頓軍事)。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無暇、未及、不及;
    • 反義詞:得閑、從容、有餘。
  5. 現代應用示例
    可用于描述現代生活場景,如:“近日工作繁重,未遑與友相聚。”

提示: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表達,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謷謷播鞉薄刑不古不今籌谟愁郁郁此唱彼和從姊篡取二辰發輝分蘖分宵附語寡尤衡情酌理鶴體華編環繞麾葆減薄驕侮楷木介雅繼絕扶傾禁院九陽巾開壺考滿匮乏困劇哭踴來稿涼冷菱角巾沴氣率教毛糙鲇魚上竿努爾哈赤湓浦情華球露錦容賢三皇五帝士飽馬騰食不充口施加疏引太平鼓天柱同然一辭抟飛推分腿勤無幾武曲無生忍舞悅信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