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嚴厲。《三國志·魏志·崔琰徐奕等傳論》:“ 徐奕 、 何夔 、 邢顒 貴尚峻厲,為世名人。” 唐 司空圖 《唐故宣州觀察使檢校禮部王公行狀》:“ 鄭公 處誨 總憲綱,公以考功郎中知雜事,不示峻厲,僚吏自肅。”《警世通言·趙太祖千裡送京娘》:“ 景清 見他言詞峻厲,便道:‘賢姪,你錯怪愚叔了。’” 曹禺 《雷雨》第一幕:“象一切起家立業的人物,他的威嚴在兒孫面前格外顯得峻厲。”
“峻厲”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嚴厲、嚴峻,常用于形容态度、性格或環境等。以下是詳細解釋:
“峻”指高而陡峭(如“峻峭”“險峻”),“厲”意為嚴格、嚴肅,組合後強調既嚴厲又帶有不容置疑的威嚴。例如:
古代文獻
近現代用例
若需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三國志》《警世通言》等文獻。
《峻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嚴峻嚴厲的樣子或态度。
《峻厲》這個詞的部首是山(山字旁),筆畫數為11畫。
《峻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由山字旁表示山的形狀,加上厲字的意思,表示山勢峻峭,形勢嚴格或态度嚴厲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峻厲》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峻厲」。
在古代,有一種漢字寫法叫做「篆書」。《峻厲》在篆書中的寫法是「嶙厲」。篆書是古代印章上常用的一種字體,它的筆畫較為繁複,形狀線條變化多端。
1. 他的神情峻厲,給人一種無法接近的感覺。
2. 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們必須保持峻厲的态度和堅定的決心。
1. 峻嚴: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2. 厲害:形容事物強大、嚴重或具有威脅性。
1. 嚴峻:形容形勢或條件艱難或嚴峻。
2. 嚴厲:形容态度或措施嚴肅、嚴格。
溫和:形容态度或氣候柔和、不嚴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