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反氣旋的意思、反氣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反氣旋的解釋

即“高氣壓”(1246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反氣旋是氣象學中描述大型水平空氣渦旋的專業術語,指中心氣壓高于四周、空氣呈順時針(北半球)或逆時針(南半球)輻散下沉的大氣環流系統。其水平範圍可達數百至數千公裡,垂直厚度約10公裡,與晴朗幹燥天氣密切相關。

根據熱力性質可分為兩類:

  1. 冷性反氣旋(極地反氣旋):形成于高緯地區,冬季勢力強盛,可引發寒潮天氣。例如西伯利亞高壓控制我國北方時,常帶來低溫霜凍。
  2. 暖性反氣旋(副熱帶高壓):如西北太平洋副高,夏季持續控制會導緻長江流域伏旱,下沉氣流抑制雲雨形成。

結構特征包括:

對天氣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該定義參考中國氣象局《現代氣象學名詞釋義》及《大氣科學大辭典》基礎卷相關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反氣旋是氣象學中的重要天氣系統,其核心特征和影響如下:

一、基本定義

反氣旋指中心氣壓高于四周的水平空氣渦旋,屬于氣壓系統中的高壓。北半球低層氣流呈順時針向外輻散,南半球則呈逆時針輻散。

二、氣流與結構特征

  1. 水平尺度:範圍極大,如冬季蒙古—西伯利亞高壓覆蓋亞洲大陸1/4面積。
  2. 垂直運動:中心區有下沉氣流,抑制雲雨形成,故多晴朗天氣。
  3. 氣壓強度:中心氣壓通常為1020-1060hPa,極端值可達1078hPa。

三、主要類型

分類依據 類型 典型例子 特征
熱力性質 冷性反氣旋(冷高壓) 西伯利亞高壓 淺薄系統,3-4km高度減弱
暖性反氣旋(暖高壓) 副熱帶高壓 深厚系統,延伸至對流層頂
地理位置 溫帶/副熱帶/極地反氣旋 —— 不同緯度區域的特定高壓系統

四、氣象影響

五、典型實例

副熱帶高壓(如夏季太平洋高壓)和蒙古高壓(冬季影響我國的冷高壓)是兩類典型反氣旋系統。

(注:如需了解氣旋與反氣旋的對比或更詳細分類機制,可參考中的擴展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鞍子澳門币百啭千聲白苎詞保險公司帛疊不食之地采椽不斫常篇疇代春夜喜雨定身法反覆無常糞便風海鹖鳥冠後擁前呼貨貢較瘦量肥進泊九大僦丁九疑沮塞開路鬼可掬克賊攬田裡旅麟管龍井寺率耕盲盲憫悼鳥工霹靂火僻王乾陀啰切議絨褲睿訓儒碩乳棗散兵糁糁適逸爽利斯高速銷傥來物彈花弓灘羊讨帳踢斷門檻铤金托業韋杜無既詳麗纖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