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皇帝的教誨。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今天下幸安,皆睿訓所被,而未極徽號,孰報君親?” 唐 劉禹錫 《代裴相公賀冊魯王表》:“伏以 魯王 夙承睿訓,特禀天姿,爰擇吉辰,光膺寵冊。”一本作“叡訓”。
“睿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解釋如下:
睿訓(拼音:ruì xùn)指皇帝的教誨。這個詞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表達對帝王教導的尊稱,常見于奏章、賀表等正式文體中。
睿(ruì):
訓(xùn):
如需更詳細的文獻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順宗實錄》《劉禹錫集》等古籍。
睿訓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其中,“睿”意為聰明智慧,“訓”意為教誨教導。
因此,睿訓的意思是指智慧的教誨和訓導。
睿訓的部首是“目”和“言”,分别位于左右兩邊。
根據筆畫計算,睿訓總共有11畫。其中,字母“睿”有8畫,“訓”有3畫。
睿訓是一個古代漢字,源自《爾雅·釋言》。在簡化字之前,漢字有繁體字形。睿訓的繁體字形為「睿訓」。
在古時候,睿訓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一些不同。具體而言,字母“睿”在古代寫法中,上方是“目”形,下方是“心”形;字母“訓”則是由左右兩個“言”構成。
1. 母親的睿訓深深地影響了我,使我變得更加智慧和成熟。
2. 老師用睿訓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1. 睿智:聰明、明智的意思。
2. 訓導:教導、引導的意思。
3. 睿識:聰明的知識和見識。
1. 智識:智慧和知識。
2. 智慧:聰明才智的意思。
3. 寓言:通過故事來教導和啟迪人們。
1. 愚笨:愚蠢、不聰明的意思。
2. 無知:缺乏知識和見識。
3. 蒙昧:迷信和不受教育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