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井寺的意思、龍井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井寺的解釋

寺廟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西南山地中。曆史悠久。寺内有井,稱為 龍井 ,寺因以得名。 清 趙翼 《寓西湖十日雜記遊迹》詩:“遂令 龍井寺 ,遠配 虎溪橋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龍井寺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内一座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其名稱由“龍井”與“寺”兩部分構成。據《杭州市地名志》記載,“龍井”得名于寺内一口古井,傳說此井與東海龍宮相通,泉水清冽甘醇,旱年不竭,古人以“龍”象征祥瑞,以“井”指代水源,故稱“龍井”。寺因井得名,始建于五代後漢乾祐二年(949年),北宋時期因蘇轼、辯才等高僧在此弘法而聞名,成為佛教文化與茶文化的交彙地。

從宗教文化角度,龍井寺是禅宗臨濟宗的重要道場。據《浙江通史》所述,南宋時期該寺曾作為皇家祈福場所,明清兩代多次修繕,寺内現存建築群保留清代風格,主體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1986年被列為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寺内碑刻、古樹等遺存,印證了其千年曆史。

龍井寺的文化意義與“龍井茶”密切相關。據《中國茶文化大辭典》考證,寺周山地為龍井茶核心産區,明代《錢塘縣志》記載寺僧首創“龍井茶”炒制工藝,清代乾隆皇帝欽點其為禦茶,寺内至今存有“十八棵禦茶樹”遺址。這一關聯使龍井寺成為茶禅文化的重要載體,2011年“西湖龍井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網絡擴展解釋

龍井寺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山地中的一座曆史悠久的寺廟,其名稱源于寺内著名的“龍井”。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地理位置與名稱由來

二、曆史沿革

  1. 始建與早期
    • 始建于五代後漢乾祐二年(949年),初名“報國看經院”。
    • 北宋熙甯年間(1068-1077年)改稱“壽聖院”,元豐年間(1078-1085年)高僧辯才法師歸隱于此,修葺寺院并振興香火。
  2. 宋至明清的發展
    • 南宋時曾更名“廣福院”“延恩衍慶寺”,明代正統三年(1438年)遷至龍井畔,萬曆年間(1573-1620年)增建橋亭。
    •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禦題“不着一相”匾額。
  3. 近現代變遷
    • 建國後寺廟廢棄,原址改為“龍井茶室”。2005年整修後,逐漸恢複為融合泉文化、茶文化與禅宗文化的景點。

三、文化特色與相關典故

四、其他相關

需注意:浙江平陽另有一座“龍井禅寺”,始建于宋代,因革命曆史(粟裕曾在此辦公)而聞名,與杭州龍井寺無直接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建築細節或詩詞引用(如清代趙翼詩句),可參考古籍或實地探訪。

别人正在浏覽...

菴薆邊局朝更暮改炒戚稱柴而爨處之晏然摧怆躭嗜大堂德選電子偵察衛星督策杜陵屋坊長泛菊蕃踏反棹榧子風匣鈎撢含蓄華臧假貸僭轶較多交砌加颡街談巷議九劫君主庫汗鵾化覽總隆永闾閻安堵敏快拏攫難不成難解難入撚土焚香配天屏帳清瑩秀澈權制驅赫三命騷雜聖上時異事殊雙鬟孫龐唐溪天知道同席娃娃親無可名狀靰鞡草湘東一目小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