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竹的意思、方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竹的解釋

竹之一種。外形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徑一至四厘米,質堅。我國 華東 和 華南 地區均有栽培。可供觀賞,古人多用以制作手杖。 晉 戴凱之 《續竹譜》:“方竹生 嶺 外,大者如巾筒,小者如界方。” 宋 張淏 《雲谷雜記·竹之異品》:“ 武陵 桃源山 有方竹,四面平整如削,堅勁可以為杖。”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 紫峯 與客觀方竹。客戲曰:‘世有方竹無方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竹是一種獨特的竹子品種,其名稱來源于其莖幹的方形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形态特征

方竹學名為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屬禾本科寒竹屬植物。其核心特點包括:

  1. 莖幹:呈鈍圓四棱形(接近方形),高3-8米,直徑1-4厘米,幼時密被黃褐色小刺毛。
  2. 氣生根:竿中部以下環列短而下彎的刺狀氣生根。
  3. 葉片:薄紙質,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29厘米,葉面光滑,葉背初生柔毛。

二、分布與栽培

主要分布于中國華東(江蘇、安徽、浙江)和華南地區(廣西),日本也有分布,常作為觀賞植物栽培。

三、用途

  1. 實用價值:古人多用于制作手杖,因其質地堅硬且方形莖幹握持穩固。
  2. 食用價值:筍肉豐美,可供食用。

四、文化象征

方竹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品行高尚、不屈不撓”,因其外形方正且四季常青。古詩亦有“變似南方竹節弓”等描述。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學信息,中的詳細形态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竹》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方竹

方竹是一種常見的植物,也是漢字中的一個詞語。它指的是生長在地上的一種竹子,葉子呈方形的特點使其得名。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方竹的拆分部首是"⺆ "和"⺮",它的筆畫數為13畫。

來源和繁體

方竹來源于漢字的演變發展過程,是漢字中一個形象的表示。在繁體字中,方竹的書寫稍有不同,多加上一點,變成了"方⺮"。

古時候漢字寫法和例句

在古時候,方竹的漢字寫法略有差異。古人以匠人的記號或者工具來表示竹子,所以古字中方竹的形态更類似于"⺆⺮"。 例句:“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這句詩表達了竹子的清雅和青翠之美。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方竹可以組成一些詞語,如方竹林、方竹綠。這些詞語都與方竹的特征和環境相關。 近義詞:方竹還可以用"方舟竹"來表示,意思也是一樣的。 反義詞:方竹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指的是一種特定的植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