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竹的意思、方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竹的解釋

竹之一種。外形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徑一至四厘米,質堅。我國 華東 和 華南 地區均有栽培。可供觀賞,古人多用以制作手杖。 晉 戴凱之 《續竹譜》:“方竹生 嶺 外,大者如巾筒,小者如界方。” 宋 張淏 《雲谷雜記·竹之異品》:“ 武陵 桃源山 有方竹,四面平整如削,堅勁可以為杖。”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 紫峯 與客觀方竹。客戲曰:‘世有方竹無方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方竹(學名: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是禾本科寒竹屬植物,其名稱來源于《中國植物志》中對其莖稈形态的精準描述。該竹種因莖稈橫截面呈獨特的四棱形而得名,是我國特有的珍稀觀賞竹種。

一、漢語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方竹指"莖稈呈四棱形的竹類植物,多栽培作觀賞用"。《辭海》補充說明其"節部隆起,常具刺狀氣生根,葉片披針形"。這種形态特征在《中國竹類圖志》中通過手繪解剖圖得到詳盡展示。

二、形态特征 方竹莖稈高度可達3-8米,直徑1-4厘米,幼稈表面密被小刺毛,成熟後脫落顯黃綠色。《中國植物志》記載其最顯著特征為"稈環隆起呈脊狀,箨環初時具棕色刺毛"。花序結構在《禾本科植物分類學》中被描述為"假花序具2-5枚小穗,穎片3-5片"。

三、文化象征 《竹譜詳錄》記載方竹自宋代起就被視為文人雅士的案頭清供,其方正的形态被賦予"行方智圓"的哲學内涵。清代《廣群芳譜》特别提及方竹杖作為士大夫階層的身份象征,這種文化現象在《中華竹文化通論》中有專題論述。

四、應用價值 根據《中國竹工藝》記載,方竹稈可制作手杖、筆筒等工藝品,其竹材密度達0.68g/cm³,抗彎強度超過80MPa。《園林植物圖鑒》推薦其在江南園林中作點景植物,其耐寒性可承受-8℃低溫。現代研究顯示其竹葉黃酮含量達2.3%,具有開發潛力(《經濟植物學報》2019)。

網絡擴展解釋

方竹是一種獨特的竹子品種,其名稱來源于其莖幹的方形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形态特征

方竹學名為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屬禾本科寒竹屬植物。其核心特點包括:

  1. 莖幹:呈鈍圓四棱形(接近方形),高3-8米,直徑1-4厘米,幼時密被黃褐色小刺毛。
  2. 氣生根:竿中部以下環列短而下彎的刺狀氣生根。
  3. 葉片:薄紙質,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29厘米,葉面光滑,葉背初生柔毛。

二、分布與栽培

主要分布于中國華東(江蘇、安徽、浙江)和華南地區(廣西),日本也有分布,常作為觀賞植物栽培。

三、用途

  1. 實用價值:古人多用于制作手杖,因其質地堅硬且方形莖幹握持穩固。
  2. 食用價值:筍肉豐美,可供食用。

四、文化象征

方竹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品行高尚、不屈不撓”,因其外形方正且四季常青。古詩亦有“變似南方竹節弓”等描述。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學信息,中的詳細形态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白捕寶勢表意文字壁經弊屣逋貸采揪參訣層層加碼插岸長莽嘗受襯字鉏翦大荔得使短劍鍛竈額骨二車筏子粉白烽候酚酞附録剛卯冠帽滾蛋裹亂過釁還朝憨謬黃遠劃指回迹火鈎火輪謋然火珠家醪剪绺金翅擘海驚叫狂飙伶牙利齒禮事掄材愍然配天婆婆媽媽仆廁前兄後弟親操井臼權限首腦死臨侵祀舍涕淫通天塔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