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月亮。《黃庭内景經·黃庭》:“三田之中精氣微, 嬌女 窈窕翳霄暉。” 務成子 注引《真诰》:“ 嬌女 ,耳神名。言耳聰朗徹明,掩玄暉也。”參見“ 玄暉 ”。
“霄晖”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iāo huī,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霄晖”指代月亮,常見于古代文獻或詩詞中。該詞由“霄”(天空、雲氣)和“晖”(光輝)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天空中的光輝”,引申為月亮的雅稱。
出處與注釋
該詞最早見于道教經典《黃庭内景經·黃庭》中的句子:“三田之中精氣微,嬌女窈窕翳霄晖。”
務成子(注者)引《真诰》解釋:“嬌女,耳神名。言耳聰朗徹明,掩玄晖也。”此處“玄晖”亦指月亮,進一步佐證“霄晖”的月意。
其他可能的解釋争議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霄晖”解釋為“太陽升起時的光輝”,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誤讀或現代引申義。主流觀點仍以“月亮”為核心含義。
綜合總結
“霄晖”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權威釋義為月亮的代稱,常見于道教文獻或文學作品中。
如需進一步探讨詞源或用法,可參考《黃庭内景經》及相關古籍注釋。
霄晖(xiāo hu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霄:部首雨(yǔ),筆畫16。
晖:部首日(rì),筆畫9。
來源:
《霄晖》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既有詩詞中的意象,又有宗教與神話的意味。在詩詞中,霄指天空,晖指太陽。《詩經·谷風》中就有“譚此谘之,命我霄出。曷謂霄出?曷謂霄晖?”。而在宗教神話中,霄晖常常被用于形容仙境之景,具有極為美麗遼遠的含義。
繁體:
霄晖的繁體寫作「霄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曾有「霄光」、「晖光」等不同的寫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現代的「霄晖」。
例句:
1. 在那清晨的霄晖中,大地蘇醒,萬物複蘇。
2. 殘破的廟宇被霄晖映照得格外莊嚴神聖。
組詞:
霄雲、霄漢、霄壤、晖光、晖煌、晖耀
近義詞:
霞光、朝陽
反義詞:
幽暗、陰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