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汾讴的意思、汾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汾讴的解釋

漢武帝 《秋風辭》有“汎樓船兮濟 汾河 ”句,後因以“汾謳”指 漢武帝 《秋風辭》。 唐 李乂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汀州歸棹晚,簫鼓雜 汾 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汾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曆史和文化内涵,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汾讴"指古代流傳于汾河流域(今山西境内)的民歌或歌謠。"汾"指汾河,是黃河的重要支流;"讴"意為歌唱、歌謠。該詞特指這一地域産生的民間歌唱形式,常見于古籍中對地方音樂的記載。

二、曆史淵源與文學記載

  1. 起源背景:汾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當地民衆在勞動與生活中創作了大量歌謠。漢武帝巡幸河東(今山西西南部)時所作《秋風辭》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箫鼓鳴兮發棹歌"的"棹歌",即被視為"汾讴"的典型代表,展現了即景抒懷的歌唱傳統。
  2. 文化象征:"汾讴"在文學作品中常作為地方文化的象征。如清代顧炎武《酬歸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詩句"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為我一謝此,恻怆汾讴絕",即以"汾讴"寄托對故土文化的追懷。

三、語義延伸 隨着語言發展,"汾讴"亦可泛指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民歌或質樸的民間曲調,成為體現汾河地域文化的音樂符號。其核心始終圍繞汾水流域的歌唱傳統,承載着古代民衆的生活情感與藝術創造力。

參考資料依據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汾讴"詞條釋義。
  2. 《史記·孝武本紀》對漢武帝汾陰之行的記載及《秋風辭》背景。
  3. 《顧亭林詩文集》(中華書局版)中相關詩歌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汾讴”是一個古典文學中的特定典故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1. 詞義解釋
    “汾讴”字面意為“汾河之歌”,但實際專指漢武帝劉徹創作的《秋風辭》。這一稱呼源于《秋風辭》中“泛樓船兮濟汾河”一句,後人以“汾讴”代指此作品。

  2. 出處溯源
    《秋風辭》是漢武帝巡遊汾河時所作,原文通過描繪泛舟場景,抒發對人生易逝的感慨。其中“泛樓船兮濟汾河”一句因提及汾河,成為該辭的标識性詩句,後衍生出“汾讴”這一代稱。

  3. 用法舉例
    唐代詩人李乂在《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中曾用“箫鼓雜汾讴”之句,借“汾讴”代指帝王詩作,體現文學化用典故的傳統。

  4. 相關背景
    “汾讴”屬于典型的文學借代手法,類似“蘭亭”代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此類詞彙多用于詩詞創作中,以增強文化意蘊和含蓄表達。

“汾讴”是通過地理意象(汾河)關聯文學作品的典故詞,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經典文本的傳承與化用。

别人正在浏覽...

背運扁挑補天濟世慘戚澄心堂紙辭阙大羹玄酒打虎點定調均豆油短笛耳提飯飼覆杅幹禮公聽并觀官封古喇水駕鶴成仙谫劣剪劉賤冗艦艇嚼腭搥床狡戾窖子近功經像經遠舊窩寇凫寬綽夔卨六出奇計蠻鞾命爵密約偷期拼花地闆疲懦齊備旗纛七件事欺昧青鐘日語入目聖水始料說闊談兵桃梗桐城讬言翁伯五晖忤色污濊相像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