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梗的意思、桃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梗的解釋

(1).用桃木刻制的木偶。舊俗置以辟邪。《戰國策·齊策三》:“今者臣來,過於 淄 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後漢書·禮儀志中》:“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百官官府各以木面獸能為儺人師訖,設桃梗、鬱櫑、葦茭畢,執事陛者罷。”《晉書·禮志上》:“歲旦常設葦茭、桃梗、磔雞於宮及百寺之門,以禳惡氣。”

(2).比喻任人擺布的傀儡。 明 徐複祚 《投梭記·閨情》:“千般恨頓上眉尖,是前生少欠。身如桃梗,命比春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桃梗”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與文學語境:

  1. 基本含義
    指用桃木刻制的木偶,古代常用于辟邪驅災。這一習俗可追溯至《戰國策·齊策三》中“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的典故,東漢《後漢書·禮儀志》也記載了設桃梗以逐疫的儀式。

  2. 比喻意義
    在文學中常被引申為“任人擺布的傀儡”。例如明代《投梭記》用“身如桃梗”形容命運受人操控的無力感。

  3. 隱晦修辭的争議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其可表示“文章中的隱晦之辭”,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古籍記載,可能為現代引申或特定語境下的特殊含義。

  4. 文化背景
    古人認為桃木有驅邪功能,故桃梗常與葦茭、木面獸等辟邪器物并列使用,如《晉書·禮志》記載歲旦設桃梗的習俗。

建議:若需深入考據,可參考《戰國策》《後漢書》等原典,并注意不同文獻中詞義的細微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桃梗

桃梗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桃樹的梢,指桃樹的頂端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桃梗由木字旁和梗字組成。木字旁表示與木相關的事物,梗字表示植物的末梢。

來源:桃梗這個詞的來源較為簡單,即指桃樹上的梗部分。在古代,人們發現桃樹的頂端部分容易生長出更多的樹枝,因此常用桃梗來作為接穗,嫁接到其他果樹上,以便增加果樹的産量。

繁體:桃梗的繁體字為桃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桃梗的寫法比較多樣,其中一種古漢字寫法為「桃漢」。

例句:1. 桃樹上的桃梗長得茂盛,幾乎布滿了樹梢。
2. 農夫采集了一些桃樹的桃梗,準備在其他果樹上進行嫁接。

組詞:桃林、桃葉、桃花、桃樹。

近義詞:梢、枝梢、樹梢。

反義詞:樹根、樹幹、樹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