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改使成定稿。《晉書·郭象傳》:“乃自注《秋水》、《至樂》二篇,又易《馬蹄》一篇。其餘衆篇,或點定文句而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司空 鄭沖 馳遣信就 阮籍 求文, 籍 時在 袁孝尼 家,宿醉扶起,書劄為之,無所點定,乃寫付使,時人以為神筆。” 宋 蘇轼 《思無邪齋贊》:“此贊信筆直書,不加點定,殆是天成。” 清 陸繼辂 《<七家文鈔>序》:“﹝ 薛畫水 ﹞因出其向所點定二子( 惲敬 、 張惠言 )之文。”
“點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修改文字使其成為定稿,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例句,可參考漢典及《世說新語》相關研究。
《點定》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的意思是“确定”或“決定”。
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黑”字的下半部分,表示原始意義為“火”,用以表示心靈活動。第二個部首是“甑”字的右半部分,表示慧力。所以整個字的部首意義為心靈活動引導智慧去思考,确定決定。
《點定》的筆畫數目為12畫。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普遍,可以追溯到古時候的漢字書法。
在繁體字中,《點定》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代漢字寫法中,《點定》是由相同的部首組成的,但是一些筆畫的結構稍有不同。
例句: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點定了自己的決定。
一些與《點定》相關的詞彙包括:确定、決定、抉擇。
《點定》的反義詞是不确定、搖擺不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