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讬言的意思、讬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讬言的解釋

(1).謂寄托話語。 晉 陸機 《文賦》:“或託言於短韻,對窮迹而孤興。” 顧施祯 疏解:“或不能宏壯而寄言于短韻,則對窮迹而孤興,一無生發。”

(2).假稱;推說。《晉書·賈谧傳》:“自是 充 意知女與 壽 通,而其門閣嚴峻,不知所由得入。乃夜中陽驚,託言有盜,因使循牆以觀其變。”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則又託言風水不利,發取其棺及甃甓之屬盡賣之。” 清 汪懋麟 《<陳學士詩集>序》:“故有身處貴盛,四體彊壯,必託言疾病窮老,以為非是不可以言工。”

(3).囑托之言。 宋 陳傅良 《祭張忠甫文》:“唯是 子凡 ,昔在寝闈,受君託言,永矢弗隳。” 清 李調元 《祭叔其勝文》:“聞叔之亡,屢念七弟,感叔託言,酸鼻泗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讬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1. 寄托話語
    指通過他人轉達自己的言辭或心意,常見于委托他人傳遞信息的場景。例如,在無法當面溝通時,托人傳話。
  2. 假稱;推說
    指借故或假借某種理由表達意圖,如以其他名義掩飾真實目的。

詳細解析

使用場景

示例

“他讬言公務繁忙,婉拒了邀約。”
此句中,“讬言”表示以公務為借口推辭,隱含禮貌回避的意圖。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古代用例或演變,可參考詞典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讬言》的意思

《讬言》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有幾個不同的含義。最常見的解釋是指承諾或委托他人傳達口頭或書面的信息。它也可以指同于"傳話"或"傳信"的意思,表示将某個信息或信息傳達給别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讬言》由"言"和"讠"兩個部首組成。"言"是漢字的常見部首,表示與語言有關的含義。"讠"是"言"的變形,表示與言語相關的動作或行為。該字共有12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字

《讬言》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其源自于《說文解字》中的文字描述。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託言」,保留了原始的字形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不同。以《讬言》為例,其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稍有變化。然而,在目前所使用的常見字體中,其寫法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例句

1. 他們讬言我将會在明天的會議上傳達。

2. 我讬言你把這個消息告訴那個人。

3. 她沒有兌現她的讬言。

組詞

與《讬言》相關的詞語有:

1. 讬諾:表示對别人給予的諾言或承諾進行确認。

2. 讬咎:表示将責任或過錯歸咎于特定的人或事物。

3. 言而無信:表示說話時不守信用或不信守承諾。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約定、承諾、委托、傳話

反義詞:抗言、反駁、否定、拒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