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均的意思、調均的詳細解釋
調均的解釋
(1).隨和;和諧。《呂氏春秋·贊能》:“耦世接俗,説義調均,以適主心,子不若我也。” 陳奇猷 校釋:“‘説義調均’是不堅持己之主張而隨和於人。”《淮南子·覽冥訓》:“昔者 王良 、 造父 之禦也,上車攝轡,馬為整齊而斂諧,投足調均,勞逸若一。”
(2).均勻;勻稱。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乃使 離子 督墨, 匠石 奮斤, 夔 襄 薦法, 般 倕 聘神,鎪會裛厠,朗密調均。”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笨麴并酒》:“黍攤冷,以麴麥於甕中和之,挼令調均。”《東周列國志》第八五回:“若擇婦嫁之,常保年豐歲稔,雨水調均。不然神怒,緻水波泛溢,漂溺人家。” 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比如有人焉,五官端正,四體調均,徧視數千萬人,而莫有能同之者,得不謂之真異人乎哉!”
詞語分解
- 調的解釋 調 (調) à 安排處置:調令。調用。調度(?)。調動。調任。調防。調兵遣将。 訪查了解:調查。調研。 音樂上高低長短配合和諧好聽的一組音,字音的高低升降:調子。調號。調式。腔調。曲調。大調。小調。南
- 均的解釋 均 ū 平,勻,引申為調和:均衡。勢均力敵。平均。 皆,都,老少均安。 中國漢代計量單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古同“韻”,和諧的聲音。 〔均鐘〕古代樂器。 古同“鈞”,造瓦器的轉輪。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調均”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與發音
- 發音:通常讀作diào jūn(部分資料标注為多音字,但主流讀音為diào)。
- 核心意義:指通過調整達到平衡或和諧的狀态,包含“隨和、和諧”與“均勻、勻稱”兩層含義。
二、詳細釋義
-
隨和、和諧
強調人際或事物間的協調與融洽。例如《呂氏春秋·贊能》中提到“說義調均”,指不固執己見而隨和他人。
應用場景:多用于描述人際關系、社會協作中的平衡狀态。
-
均勻、勻稱
指物理形态或分布上的均衡。如嵇康《琴賦》中“朗密調均”,形容琴體結構勻稱;《齊民要術》記載釀酒時“挼令調均”,指材料混合均勻。
應用場景:常見于工藝、農業等需均勻操作的領域。
三、古籍與例句
- 古籍引用:
- 《淮南子·覽冥訓》描述駕車時“投足調均”,體現動作協調。
- 《東周列國志》以“雨水調均”比喻氣候平衡。
- 現代造句:
“地闆清潔時,将清潔乳與水調均後拖洗。”(來自生活實例)
四、總結
“調均”既可用于抽象的人際和諧,也可指具體的均勻狀态,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内涵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平衡之道”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調均(diào jūn)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調整和平均。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車”字部首,右邊是“立”字部首。分解它的筆畫,總共有12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有很多解釋,但通常指的是将不平衡或不均衡的情況進行調整,使之達到平衡或均衡的狀态。
關于《調均》這個詞的繁體字寫法是「調均」。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調均》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特别的變化。
這是一個使用《調均》的例句:在團隊中,我們需要調均工作量,确保每個人都能承擔公平的任務。
與《調均》相關的詞彙有:平衡、均勻、調整。
反義詞可以是:不均衡、不平衡。
希望這些回答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