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pression] 經濟成長退縮
經濟蕭條
(1).寂寞冷落;凋零。《楚辭·遠遊》:“山蕭條而無獸兮,野寂漠其無人。”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 宋 王安石 《離鄞至菁江東望》詩:“村落蕭條夜氣生,側身東望一傷情。” 葉聖陶 《我們的驕傲》:“要是沒有窗外繁密的竹枝,那個房間真太蕭條了。”
(2).指政治、經濟等不景氣;衰微;衰退。 三國 魏 曹植 《卞太後诔》:“皇室蕭條,羽檄四布,百姓欷歔,嬰兒號慕,若喪考妣,天下縞素。”《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舊 楚 蕭條,仍歲多故,政荒人散,實須緝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 趙太學 是個書生,不會經營家務,家事日漸蕭條。”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難道不知道現在市面蕭條,經濟恐慌?”
(3).疏散;稀疏。 漢 揚雄 《羽獵賦》:“羨漫半散,蕭條數千裡外。” 五代 張泌 《邊上》詩:“山河慘淡關城閉,人物蕭條市井空。” 宋 陸遊 《登灌口廟東大樓觀岷江雪山》詩:“白髮蕭條吹北風,手持巵酒酹江中。” 元 虞集 《畫鶴》詩:“ 薛公 少保昔畫鶴,毛羽蕭條向寥廓。” ********* 《蜃樓》:“大約是因為一年将盡了,遊客蕭條。”
(4).匮乏。 元 無名氏 《鴛鴦被》楔子:“争奈囊底蕭條,盤纏缺少。”《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但阿姊千裡間關,同郎君遠去,囊篋蕭條,曾無約束,此乃吾等之事,當相與共謀之,勿令姊有窮途之慮也。”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黃金已盡,囊槖蕭條。”
(5).猶逍遙。閑逸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明帝 問 周伯仁 :‘卿自謂何如 庾元規 ?’對曰:‘蕭條方外, 亮 不如臣;從容廊廟,臣不如 亮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撫軍問 孫興公 :‘卿自謂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經,悉不如諸賢。至於斟酌時宣,籠罩當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時復託懷玄勝,遠詠 老 莊 ,蕭條高寄,不與時務經懷,自謂此心無所與讓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槟榔》:“﹝ 俞益期 與 韓康伯 牋曰:﹞步其林,則寥朗,庇其陰,則蕭條,信可以長吟,可以遠想矣。”
(6).消瘦貌。 明 唐寅 《題畫白樂天》詩:“ 蘇州 刺史 白尚書 ,病骨蕭條酒盞疏。”
(7).簡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記》:“時進士團所由輩數十人,見 逢 ( 薛逢 )行李蕭條。” 清 周亮工 《送朱靜一還九華》詩:“蕭條襆被好容顔,七十懷人涉遠山。” 丁玲 《團聚》:“她看見這蕭條的行旅時,暗暗的驚詫着。”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蕭條漢語 快速查詢。
“蕭條”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自然景象和社會經濟兩個層面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讀音:xiāo tiáo
詞性:形容詞
核心含義:
自然與人文場景
經濟層面
經濟學術語中,“蕭條”是經濟周期的第三階段(繁榮→衰退→蕭條→複蘇),需通過政策調控緩解。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語境分析,可參考來源網頁。
蕭條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經濟不景氣、生活困頓、情緒低落的狀态。
“蕭”字的部首是“艸”,總計17畫。
《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號風雅悲聲也。從艸,(小象)/>象亦不靡//聲。夭落之始聲。
蕭條的繁體字是「蕭條」。
古時候蕭條的字寫作「蕭槁」。
1. 這個城市的蕭條景象讓人心生失望。
2. 經曆了長期的戰争,這個國家的經濟一片蕭條。
蕭瑟(形容自然環境陰涼冷落)
蕭灑(形容人的風度韻緻)
蕭索(形容環境凄涼冷落)
低迷、不景氣、沉悶
繁榮、興盛、熱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