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鳳尾竹。 唐 武三思 《奉和過梁王宅即目應制》:“鳳竹初垂籜,龜河未吐蓮。” 閩 徐夤 《和尚書詠煙》:“玲瓏薄展鮫綃片,幂歷輕含鳳竹叢。”參見“ 鳳尾竹 ”。
(2).指樂器笙箫之屬。 後蜀 歐陽炯 《浣溪沙》詞之二:“獨坐含嚬吹鳳竹,園中緩步折花枝。” 宋 賀鑄 《夜遊宮》詞:“今夜小樓吹鳳竹。謝東風,寄情人,腸斷曲。”
鳳竹,是漢語中對特定竹類植物的雅稱,尤其指代鳳尾竹(學名:Bambusa multiplex 'Fernleaf')。該名稱融合了傳統文化意象與植物特征,具有以下詳細含義:
“鳳”的象征
鳳凰是中國神話中的祥瑞之鳥,象征高貴、吉祥與美好。“鳳竹”之名借用“鳳”字,賦予竹子以靈性美與祥瑞寓意,暗喻其形态優雅如鳳尾。
來源:《漢語大詞典》對“鳳”的釋義(可參考商務印書館線上版或知網工具書庫)。
“竹”的植物屬性
指禾本科竹亞科植物,強調其空心、有節、常綠的特性。鳳尾竹因葉片細密婆娑,形似鳳尾而得名,是叢生竹的觀賞品種。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9卷第1冊(科學出版社)。
君子品格的隱喻
竹在傳統文化中象征堅韌、虛心、高潔。稱“鳳竹”更強化其超凡脫俗的意象,常用于詩詞、園林命名,寄托文人雅士的情懷。
例:清代園林“個園”以鳳竹配景,寓“鳳栖修竹”之意(見《中國古典園林史》)。
祥瑞與風水的象征
民間認為鳳竹能聚氣生財,其搖曳之姿似鳳舞,有“竹報平安”“鳳儀招福”之說,常植于庭院以祈求吉祥。
來源:《中國傳統植物文化》(中國林業出版社)。
來源:《中國竹類圖志》(科學出版社);《辭海》第七版“鳳尾竹”詞條。
漢語大詞典. 商務印書館.
中國植物志. 科學出版社, 1996.
周維權. 中國古典園林史.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關傳友. 中國傳統植物文化.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7.
易同培等. 中國竹類圖志. 科學出版社, 2008.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注:以上文獻可通過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知網、讀秀等平台檢索原文。)
“鳳竹”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鳳竹是禾本科少穗竹屬的一種植物,學名Oligostachyum hupehense,又稱鳳尾竹。其稈高可達5.5米,葉片呈條狀披針形,新稈呈淡紫綠色,表面有倒生白色小刺毛,筍期在4月下旬。
分布與習性
主要分布于湖北秭歸等地,常生長于海拔40—1500米的山坡、林下或山谷中,成片生長。
形态特征
指代樂器
在古代詩詞中,“鳳竹”常借指笙、箫等管樂器。例如:
意象延伸
因鳳竹形态優雅,常被用作自然景物描寫,如唐代武三思詩句“鳳竹初垂籜,龜河未吐蓮”。
在當代語境中,“鳳竹”也作為企業或品牌名稱出現。例如“鳳竹紡織”是一家紡織企業。
總結來看,“鳳竹”既可指具體的竹類植物,也可在文學中象征樂器或自然意象,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百都悖骜倍兒避丸滄江禅衆垂泣春風沂水倒箸鈍惽飯匕發燥分合夫課俘虜負任縛束祓瑕功行鈎尺怪怖規迹圭瓒含宮咀征號諜皇圖還席活撲剌互易澆頓枷楔疾疠祭獺捐獻開展業務蠟黃林下風氣邁古超今漫語綿褫内摹仿說譴讁橋梁啓丐绮合清秩寝夢秦昭盟夷去婦聖斷沈牛舌戰群儒手記跳跳鑽鑽穨裂萬壽聖節沃酹蝦弓子霞際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