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俘虜的意思、俘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俘虜的解釋

[capture] 虜獲

俘虜敵軍三百人

詳細解釋

亦作“ 俘擄 ”。亦作“ 俘鹵 ”。1.戰争中擒獲或被擒獲。《晉書·祖逖傳》:“乃歌曰:‘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五》:“應有百姓婦女,曾經俘擄他處為婢妾者,一任骨肉識認。”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諸史》:“而《鹹通録》言是役也,俘鹵百萬,總集 相州 ,斷六十萬人於 漳河 ,血流成川。” 何其芳 《老百姓和軍隊》:“有時指着我們俘虜來的高大的 日本 馬,他們說:‘那是匹洋馬。’”

(2).泛指捉住。 浩然 《豔陽天》第八六章:“追了好半天,總算把 彎彎繞 放出來的雞全部俘虜了。”

(3).戰争中擒獲之敵人,或為敵所擒獲者。《魏書·太祖紀》:“於俘虜之中擢其才識者 賈彜 、 賈閨 、 晁崇 等與參謀議,憲章故實。”《樂府詩集·橫吹曲辭·隔谷歌》:“兄為俘虜受困辱,骨露力疲食不足。”如:不虐待俘虜。

(4).比喻以一種情感、氣氛或藝術的力量等吸引、感染或征服對方。 端木蕻良 《琴》:“但是她又是那樣的顫抖呵,她恐懼這手臂會将她俘虜。” 徐遲 《三峽記》:“ 祁連山 俘虜了我的心, 青海湖 我一見鐘情。”《新華月報》1962年第1期:“這就使作品閃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的光彩,具有俘虜聽衆的魅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俘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ú lǔ,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
    指在戰争或沖突中被敵方擒獲的人員,即“戰俘”。例如:“戰場上俘虜敵軍三百人”。

    • 根據《說文解字》解釋:“俘,軍所獲也”,強調通過軍事手段獲取敵方人員或物資。
  2. 引申義

    • 被控制者:比喻非自願受某種事物(如情感、責任、財富等)束縛的人。例如:“金錢的誘惑使人成為俘虜”。
    • 奴仆/敵人:古漢語中“虜”可指奴仆、敵人或北方外族的蔑稱,如《韓非子·五蠹》中“雖臣虜之勞不苦于此矣”。

二、詞源與演變


三、用法與語境

  1. 動詞:表示擒獲敵方人員,如“俘虜敵軍”。
  2. 名詞:指被擒獲的敵方人員,如“釋放俘虜”。
  3. 比喻:用于抽象語境,如“成為欲望的俘虜”。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例句參考

  1. 軍事場景:“我軍在戰役中俘虜了敵方指揮官。”
  2. 抽象比喻:“他最終淪為名利的俘虜,失去了初心。”

如需更完整釋義或古籍出處,可查閱《韓非子》《說文解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俘虜(fú lǔ)一詞的意思是指被敵方俘獲的人。下面是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部首: 亻(人) 筆畫: 8 俘虜一詞來源于古代的文字形态,也有其繁體字形式。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不同于現代的字形。例如,繁體字形式為 "俘虜"。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個例句:"敵軍在戰鬥中俘虜了數百名士兵。" 關于組詞,與“俘虜”相關的詞語有:“釋俘”、“戰俘”等。 與“俘虜”相近義的詞有:“被捕”、“俘獲”、“擒獲”等。 與“俘虜”相反義的詞可能是:“解救”、“釋放”等。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