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負任的意思、負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負任的解釋

(1).背負,懷抱。《國語·齊語》:“負任擔荷,服牛軺馬,以周四方。” 韋昭 注:“背曰負。肩曰擔。任,抱也。荷,揭也。” 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未齓一年,兄宦王官,提攜負任,去 洛 居 秦 。”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二書》:“道中來,見行有操瓢囊、負任挽車、挈攜老弱而東者。”

(2).擔負重任。 漢 劉向 《說苑·尊賢》:“ 田居 為人,尊賢者而賤不肖者,賢者負任,不肖者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負任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為“擔負重任”,強調承擔重要責任或使命。以下從權威辭書角度解析其語義與用法:


一、核心釋義

  1. 基本含義

    “負任”由“負”(背負、承擔)與“任”(責任、任務)組合而成,指承擔重大職責或使命。

    來源: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版)第9卷,第1083頁。

  2. 語義延伸

    隱含對艱巨任務的主動擔當,常見于描述人物肩負使命的場景,如“負任前行”“負任蒙勞”。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409頁。


二、古典文獻用例

  1. 《淮南子·主術訓》

    “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負任擔荷,服牛辂馬。”

    此處“負任”指承擔運輸重任,強調責任之重。

    來源:

    中華書局《淮南子譯注》(2010年),第256頁。

  2. 《後漢書·崔骃傳》

    “負任蒙勞,懷金垂紫。”

    形容身負重任而辛勤勞苦,凸顯責任與榮譽并存。

    來源:

    國家圖書館《二十四史全譯·後漢書》,2004年版。


三、現代用法與權威解析


四、語義辨析

與近義詞對比:


“負任”是承載重要責任的書面用語,兼具曆史底蘊與現代莊重色彩,適用于描述人物擔當使命的場景。其權威釋義可參考主流辭書及經典文獻,語義清晰且具有文化深度。

網絡擴展解釋

“負任”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fù rè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由“負”和“任”兩字組成:


二、詳細解釋

  1. 字面意義:背負、懷抱
    指實際承擔物體或任務,常見于古籍描述。
    例:《國語·齊語》提到“負任擔荷,服牛軺馬”,意為背負物品、牽牛駕車以周遊四方。

  2. 引申意義:擔負重任
    強調承擔重要職責或壓力,多用于形容個人或集體的責任感。
    例:漢代劉向《說苑·尊賢》中“賢者負任”,指賢能之人主動承擔重任。


三、用法與語境


四、相關成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具體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款鳌掖百族備拟蹦子不格不能夠澄淡逞譽蹈抃陡坡兒婿非分之念風門水口覆車之鑒服屬公币弓繳光杆衮遍還目漢臯寒濑耗費和音宦侍簡寫截奪寂滅近戰祭掃決羽狙伏俊捷開莅铿然離心離德美雨歐風嬭媪撚具捏誣噢休朋執娉姈剖陳遷莺裙衫沙鴈審畫所有通家之好通梭頹氣推讨罔念襪綫無明業火響和賢業小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