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空軍的意思、空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空軍的解釋

[air force] 武裝力量軍兵種之一,一般與陸海軍平行,有的國家隸屬于陸海軍,主要任務是控制制空權,支援地面海面部隊作戰,破壞敵人交通線及其他戰略縱深目标

詳細解釋

陸、海、空三大軍種之一。由航空兵、防空兵等專業部隊組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空軍

一、基本釋義

“空軍”指國家武裝力量中專門負責空中作戰任務的軍種,核心職能包括空中防禦、戰略打擊、偵察預警及支援陸海軍作戰等。《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國家軍隊中擔負空中作戰任務的軍種,通常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雷達兵等組成。”

二、組成結構與裝備

現代空軍主要由以下兵種構成:

  1. 航空兵:裝備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等,執行制空權争奪、對地攻擊任務;
  2. 防空兵:配備地空導彈、高射炮等,負責國土防空;
  3. 空降兵:實施敵後空降作戰;
  4. 雷達與電子對抗部隊:承擔戰場偵察、電磁壓制任務。

    其裝備體系涵蓋軍用飛機、無人機、衛星系統及信息化指揮平台(《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制分冊》)。

三、核心戰略任務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空軍核心使命包括:

四、曆史沿革與演進

空軍作為獨立軍種誕生于20世紀初。中國空軍于1949年11月正式成立,其發展經曆了從單一航空兵向“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軍種的轉型(《中國空軍史》)。二戰期間,不列颠空戰首次凸顯制空權對戰争的決定性影響;冷戰時期,噴氣式戰機與導彈技術推動空軍作戰模式革新。

五、現代戰争中的戰略地位

現代戰争中,空軍憑借其遠程機動性、火力精确性和全域覆蓋能力,成為聯合作戰體系的核心力量。例如,海灣戰争中美軍通過空中打擊摧毀伊拉克80%指揮系統,印證了“制空權即制勝權”的現代戰争邏輯(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革命史》)。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第二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2019年)
  4. 空軍指揮學院《中國空軍發展史》,解放軍出版社
  5. 軍事科學院《世界新軍事革命史》,軍事科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空軍”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整理而成:

一、基本定義

空軍是以航空兵為主體,進行空中作戰、空對地鬥争及地對空防禦的軍種,與陸軍、海軍并列為現代國防三大核心力量。其核心任務是控制制空權,支援地面及海上作戰,并具備獨立執行戰略任務的能力。

二、曆史背景

空軍是現代化三軍中成立最晚的軍種,最早可追溯至1909年。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空軍從偵察輔助角色逐漸發展為戰略核心力量,尤其在二戰期間通過大規模空襲對戰局産生決定性影響。

三、組成結構

  1. 兵種構成
    主要包括航空兵(戰鬥機、轟炸機等)、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雷達兵、空降兵等,部分國家還編入戰略導彈部隊。
  2. 裝備類型
    涵蓋殲擊機、轟炸機、偵察機、運輸機、預警機等,配合防空導彈系統形成立體攻防體系。

四、任務職責

五、特點與優勢

  1. 高速機動性:可快速部署至全球熱點區域。
  2. 遠程打擊能力:依托戰略轟炸機實現跨洲際作戰。
  3. 立體攻防體系:結合空中預警、電子對抗等技術形成多維防禦網絡。

六、特殊概念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國家的空軍編制或曆史戰役案例,可查閱軍事專業資料或權威百科(如來源3、8)。

别人正在浏覽...

白耳漕船草科長桑翁城市馳耀春律大峨黨棍電阻鼎趾的證敦牂惡生翻一番郛郭夫人城痕廢皇靈回贈幾殆階級鬥争瘠田開甲口大匮乏阃隩狼餐虎咽穭豆留後手六引賣兒貼婦面目全非鳴鐘鬧喧内童鳥官排沙簡金篣格蒲室七節鞭權豪埆瘠曲滓人中之龍容台騷托托聲叉繩染什件兒手折守司鎖簧宿憂吞聲飲氣拓定宛藏相續析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