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放虎歸山的意思、放虎歸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放虎歸山的解釋

[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 — 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比喻放走敵人,自留禍根

倘他逃走了去,豈不是放虎歸山?——清· 錢彩《說嶽全傳》

詳細解釋

比喻放走敵人,贻患無窮。語本《三國志·蜀志·劉巴傳》“俄而 先主 定 益州 , 巴 辭謝罪負, 先主 不責”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零陵先賢傳》:“ 璋 遣 法正 迎 劉備 , 巴 諫曰:‘ 備 ,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内也。’既入, 巴 復諫曰:‘若使 備 讨 張魯 ,是放虎於山林也。’ 璋 不聽。”《說嶽全傳》第三一回:“倘他逃走了去,豈不是放虎歸山?”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九:“這叫做放虎歸山,給 元茂屯 留下個禍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放虎歸山”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成語釋義


成語出處

最早見于晉代司馬彪的《零陵先賢傳》。書中記載,劉璋派遣法正迎接劉備,謀士劉巴勸谏:“若使劉備讨伐張魯,如同将老虎放歸山林。”但劉璋未采納,最終導緻劉備反客為主。


用法與示例


近義詞與反義詞


辨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該成語深刻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隱患的警惕性,常用于政治、軍事或日常決策的警示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放虎歸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讓虎歸還山林,比喻對敵人采取寬宏大量的舉動,給予對方機會重新悔改。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放、虍、彳和山,總共有12個筆畫。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遭遇到老虎,但是卻放虎歸山,結果虎歸後反而幫助了他。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放虎歸山。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些不同。放虎歸山可能的古代漢字寫法是放虍帰山。這個成語可以運用于很多例句中,比如:我們應該放虎歸山,給予對方改過自新的機會。放風歸山、虎歸林等都是和放虎歸山意思相近的詞語。 組詞方面,可以組成放手歸山、收兵歸山等詞語。近義詞可以是釋放敵人、寬大處理等,反義詞可以是擒拿敵人、堅決處置等。 總之,放虎歸山是一個表達寬容與寬恕的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