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方雜志的意思、東方雜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方雜志的解釋

大型綜合性期刊。1904年3月創刊于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出版。初為月刊,後改半月刊。徐珂、孟森、杜亞泉、錢智修、胡愈之、李聖五等曾任主編。内容有文學、曆史、哲學、工業、商業、理化、博物等。1948年12月停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東方雜志》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期刊,其名稱可從漢語詞典角度作如下解釋:

一、基本釋義

“東方雜志”為專有名詞,特指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由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創刊的綜合性刊物。“東方”一詞源于中國傳統方位概念,引申為“東方文明”或“亞洲視角”;“雜志”即期刊,指彙集多領域内容的定期出版物。名稱整體體現立足東方文化、兼容世界思潮的定位。

二、曆史地位與内容特征

該刊曆時44年(1904-1948),跨越晚清、民國時期,是中國出版史上刊行時間最長的綜合性期刊。内容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等領域,以深度評論、國内外時事分析、學術論文及史料文獻著稱。其特色包括:

  1. 文化傳承:系統整理國學經典,刊載梁啟超、蔡元培等學者論述,推動新文化運動發展。
  2. 時政記錄:詳實報道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重大事件,保存珍貴曆史文獻。
  3. 科學啟蒙:引進西方科技知識,如早期介紹愛因斯坦相對論,促進近代科學傳播。

三、學術價值與影響

《東方雜志》被譽為“近現代史百科全書”,其刊載的原始檔案、調查報告及學術争論(如“東西文化論戰”),為研究中國近代化進程提供了核心史料。1948年停刊後,其學術價值持續受學界重視,相關影印本及數據庫成為研究必備資源。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近現代期刊名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8-82頁“商務印書館期刊群”章節。
  2. 李斯頤《商務印書館與近代知識文化的傳播》(《新聞與傳播研究》2009年第3期),論述該刊曆史作用。
  3. 國家圖書館“民國期刊數據庫”收錄《東方雜志》數字化全文(參見館藏資源目錄)。

網絡擴展解釋

《東方雜志》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期刊,以下從多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況 《東方雜志》由商務印書館于1904年3月在上海創刊,初期為月刊,後改為半月刊。該刊持續發行至1948年12月停刊,曆時近46年,共出版44卷819期。

二、曆史沿革 曆任主編包括徐珂、孟森、杜亞泉、錢智修、胡愈之、李聖五等知名學者。其辦刊宗旨為"啟導國民,聯絡東亞",在民國時期被譽為"百科全景式老期刊"和"刊中壽星"。

三、内容特色 涵蓋文學、曆史、哲學、工業、商業、理化、博物等多個領域,累計發表文章22,442篇,刊登圖畫12,000餘幅,廣告14,000餘則。王雲五評價其為"創刊最早而又養積最久之刊物"。

四、社會影響 被學界稱為"民國十大善本之一""曆史的忠實記錄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社會變革的持續關注,成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文獻源。其跨世紀發行曆程完整記錄了清末至民國時期的社會變遷。

注:以上信息綜合自商務印書館官方資料、教育領域研究及文化期刊評價,如需完整曆史檔案可查閱相關典藏機構。

别人正在浏覽...

邊老便便播散不停當彩霓唱薩長引撤備秤不離铊塵宵撤圍出雲入泥觸值大理岩大帳東九省敦趣二百二惡孰固宮龜齡滑曼黃蕤皇組畫皮貨賄鑒定會堅陣介介然界沙急玲燼骨酒後茶餘酒竈絶蹤惏刻斂掠涖官龍門客慢違馬尾羅盟津内饔年事侵預镕鑒試劍試判梳理熟嫺四論宗嗣音塘坳讨賬調舌弄脣通判退驚威讋悟入鄉墅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