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综合性期刊。1904年3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徐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等曾任主编。内容有文学、历史、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等。1948年12月停刊。
《东方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期刊,其名称可从汉语词典角度作如下解释:
一、基本释义
“东方杂志”为专有名词,特指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由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刊的综合性刊物。“东方”一词源于中国传统方位概念,引申为“东方文明”或“亚洲视角”;“杂志”即期刊,指汇集多领域内容的定期出版物。名称整体体现立足东方文化、兼容世界思潮的定位。
二、历史地位与内容特征
该刊历时44年(1904-1948),跨越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出版史上刊行时间最长的综合性期刊。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以深度评论、国内外时事分析、学术论文及史料文献著称。其特色包括:
三、学术价值与影响
《东方杂志》被誉为“近现代史百科全书”,其刊载的原始档案、调查报告及学术争论(如“东西文化论战”),为研究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核心史料。1948年停刊后,其学术价值持续受学界重视,相关影印本及数据库成为研究必备资源。
权威参考来源:
《东方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期刊,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概况 《东方杂志》由商务印书馆于1904年3月在上海创刊,初期为月刊,后改为半月刊。该刊持续发行至1948年12月停刊,历时近46年,共出版44卷819期。
二、历史沿革 历任主编包括徐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等知名学者。其办刊宗旨为"启导国民,联络东亚",在民国时期被誉为"百科全景式老期刊"和"刊中寿星"。
三、内容特色 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等多个领域,累计发表文章22,442篇,刊登图画12,000余幅,广告14,000余则。王云五评价其为"创刊最早而又养积最久之刊物"。
四、社会影响 被学界称为"民国十大善本之一""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变革的持续关注,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文献源。其跨世纪发行历程完整记录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商务印书馆官方资料、教育领域研究及文化期刊评价,如需完整历史档案可查阅相关典藏机构。
百年大计博文不着人儃伫朝位抄写成德筹兵船帆床头捉刀人创造社打拷蛋丁掂掇调求雕萎低徐短讯讽讪封坛辅理谷道红艳艳回夺将意迦旃邻提挤壑集苑慷慨输将孔雀扇空头敕叩枻苦苦雷雹冷丁丁连牍凌歊台抹泪揉眵默转潜移南朝420—589鸟径匿迹辔首崥崹迫着谴斥器食阒沈商意深隐饰糚守喜率先酥胷同感通交毋望之福无远弗届哮阚霞缬